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我的长江我的家:绿色生态文学系列——巫峡猿声
0.00     定价 ¥ 26.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8330414
  • 作      者:
    董宏猷
  • 出 版 社 :
    新世纪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董宏猷,湖北武汉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武汉市文联副主席,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会长。曾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作家协会主席。著有长篇小说《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十四岁的森林》《鬼娃子》《牧歌》《虎伢子》,长诗《中国有了一条船》以及小说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等。曾四次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三次获中宣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部作品被译介到国外。

展开
精彩书摘

《猿声何在》(节选)

郦道元文章中所说的“渔歌”,当是三峡的民歌。那就是说,三峡的先民们早就感应到悲切的猿声了。民间传说里的猿声,悲切得令人心颤。自古以来,三峡中生活着一种猿,这种动物乖巧灵敏,常隐身于涧底瀑洞之中,觅果而食,性灵通人,其叫声哀鸣宛转,凄惨至极。相传三峡的猿极爱自己的亲生骨肉,一旦中年丧子,或老年丧子,即悲啼不止,直至肝肠寸断,气绝而亡。凡过往三峡者,听见这样的猿声,能不动容而落泪吗?千百年来,能不打动无数文人墨客吗?

于是,三峡的曲折,三峡的猿声,便与人生的曲折,与人生的际遇,与游子迁客的乡愁和伤怀融为一体了。高猿长啸,也与巴山夜雨、巫山云雨,与长河落日、大漠孤烟、日暮乡关、杏花春雨、晓岸残月等等一道,成为一种美的符号与象征,浸润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浸润在中国人审美的精神世界中。

于是,我们读到了唐初阎立本的“可怜欲晓啼猿处,说道巫山是妾家”;读到了作《悯农》的李绅在三峡留下的诗:“见说三声巴峡深,此时行者尽沾襟。端州江口连云处,始信哀猿伤客心。”闻猿声而伤心,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异曲同工,有无限哀怜之感。在夔州,吟咏了《竹枝词》的刘禹锡,写下了“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颠沛流离的“诗圣”杜甫,在《秋兴八首》中也写下了“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三峡的猿声,从唐诗一直回荡到宋诗里。大约四百年后,终生不得志的陆游,在三峡所写的诗中,处处可闻猿啼:“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神女庙前秋月明,黄牛峡里暮猿声”。猿声何其悲也,先生何其悲也。三峡的猿声,其实是忧国忧民的诗人的心声啊。


展开
目录

《巫峡猿声》目录

“孙悟空”大闹巫溪

夜游大宁河

银色的河流

我家真好

大昌奇石女

巫山云雨

青石看神女

生活在继续

猿声何在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