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民国巴蜀学术研究
0.00     定价 ¥ 88.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9049756
  • 作      者:
    彭华
  • 出 版 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对民国时期巴蜀地区的学者群体进行了系统考察,对巴蜀学术的传承、流变进行了全面梳理,尤其对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巴蜀学者与南迁学者、教会学者间的学术互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书体例合理,文笔流畅,写作水平较高,可读性强。
展开
作者简介
彭华,字印川,1969年生,四川丹棱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先秦秦汉史、近现代学术史以及中国儒学、巴蜀文化研究。发表学术文章160余篇,出版著作12部,参编著作5部,主编著作3部。
著有《燕国八百年》《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中国文化探秘·先秦篇:“北京人”的头盖骨去了哪里?》《印川集:蜀学散论》等,编有《王国维儒学论集》,参编《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等。
展开
目录
引言
一、关于近代四川的基本情况
二、影响民国巴蜀学术的因素
三、关于本书的交代与说明
第一章 旧学与新知:由近代转型到走向繁荣
一、新学与教育
二、学会与学刊
三、报刊与出版
四、学科与成果
第二章 由地方而走向全国:以四川大学为例
一、由地方逐渐走向全国
二、机构与学刊
三、学科与学人
第三章 由西化到融汇:以华西协合大学为例
一、由西化到融汇的历程与特色
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
第四章 战时高校内迁:助力巴蜀教育与学术
一、战时高校内迁四川综览
二、战时内迁四川著名高校
三、对高校内迁的几点评价
第五章 李庄:抗战时期的重要文化中心
一、中央研究院
二、中央博物院
三、中国营造学社
四、同济大学
五、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
六、其他机构
第六章 莲花重光:近代佛教的复兴
一、佛教院校的创建
二、佛教社团的组建
三、佛教报刊的创办
四、文化交流的进行
五、重要人物与著述
第七章 蜀学人物论:以宋育仁、谢无量等人为例
一、宋育仁的经世之功与蜀学情怀
二、谢无量的学术成就与蜀学情缘
结语近代巴蜀学术的特色
一、经史为基,国学为本
二、熔铸古今,会通中西
三、但开风气,经世致用
附录一 巴蜀学术编年(1911—1950)
附录二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