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一课千经:基于萃取技术的课程开发
0.00     定价 ¥ 68.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5830766
  • 作      者:
    王兴权,陆九奇
  • 出 版 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兴权

萃取技术开创者,萃取力学院创始人 ,萃取技术版权课创始人 ,组织经验传承版权课创始人,拥有12年组织经验萃取技术研究和实战经历。著作有《萃取技术·模型篇》《个人经验萃取技术》《访谈式萃取技术》。王萃取主讲内训师经验萃取、业务专家经验萃取、管理干部经验萃取、关键岗位经验萃取等课程,为百度、京东商城、招商银行、中国移动等上百家企业萃取实践,实现“课完经验存,当堂出成果”。可以把经验萃取开发成方法、工具、流程、话术、口诀、模型等不同经验类型,以微课、课程、案例、手册、图书等多种成果传承给受众对象。

 

陆九奇

萃取力学院讲师,萃取力学院案例萃取认证讲师,萃取力学院课程开发认证讲师,萃取力学院微课开发认证讲师,萃取力学院公文写作首席讲师,萃取力学院新媒体文章写作首席讲师。畅销书《青少年写作智力开发》《案例萃取技术》作者。今日头条专栏作者,青云计划获奖者,荣获2019年度“青云实力派”荣誉称号。全网粉丝10W+。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价值:好“课”才能传“程”

 

课程是企业传承经验的一种重要载体,它和案例、微课、手册并称企业经验传承的“四大呈现方式”。其中,面授的课程以学员多、覆盖广、内容全而著称,对深度传播企业经验极具价值,正所谓有“课”才能传承,好“课”才能学完全“程”。

 

面授就得有课程

课程化的经验常常不能自学,需有有专门的讲师进行讲授,组织相关的学员进行学习,才能取得真正有效的成果。课程化是一种不可取代的经验传承方式,其主要的体现为大班教学、组合训练、批量传承等。

 

课中学不能取代

在实际的课堂中学习,而不是依赖各种在线媒体进行学习,是一种不可取代的高质量学习方式。在今天,随着科技的进步,在线学习成为一种流行的学习方式。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在线课程的手段虽然很多,看起来很丰富,但企业内的经验传承还是需要内部课程来实现。

在课中学对新员工培训、企业文化宣传、业务技能等方面是不可取代的。其主要原因在于,上述的课程只有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中”开展,才能将特定的文化和技能进行更有效地传递,尤其是在现场进行的及时训练和辅导,是难以在线上课程中实现的和有效监督的,其学习质量势必大打折扣,从而失去了培训的价值。

当然,从成本的角度去看,的确在线授课更低廉一点,而在线下讲授费用更高,且包括学员住宿、伙食、证书等支出在内,但我们必须综合去看问题。

和网课相比,线下面授成本是稍高一点的,课堂容纳的人数也有限,且其组织过程是费心费力的。但是,线下面授的教学效果是更加理想的,教学方式是更加丰富多彩的,师生互动是更有深度的,作业质量是更有保障的!

有课未必能传承

实际上,大部分企业都意识到了课程的重要性,并在自己的企业大学、培训部门等进行着各种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这也是企业大学重点建设的一个方面。

但我们必须清楚一点:并不是有了课程就能传承经验,课程的质量、课程内容的来源、课程本身的定位等都决定着经验传承的最终效果。其中,如何开发课程是一个关键。

不少企业中的课程质量没法保障,是因为其课程开发中出现了所谓的“百度百家课”——课程开发者通过百度等搜索工具对网上文库内的资料做简单地整合,简单地复制他人的、与所在企业关联度极低的经验,而忽略了公司内自我的经验萃取,所借鉴的东西都是外部资料,其效果是没有保证的。

而常识告诉我们,不承载内部经验的课程,是根本不能起到传承内部最佳实践的作用的。所以,不承载内部实战经验的课程开发都是“耍流氓”。

组合训练用课程

面授课程的时间是更充分的,可以几天、十几天甚至一个月。这是在线课程中无法想象的,在线的讲解常以小时为单位,再长一点则难以被受众接受,且在线课程的互动难以实现,就更不要说安排训练和辅导进来。而线下的课程时间更长,是因为可以打破单纯地讲授,让学员更好地融入课程中。课程可以针对培养人群进行系统和全方位的组合。在课程的教学手段上更是多样化,可以通过模拟统观、小组练习、个人练习、角色扮演、沙盘推演、案例分析等各种方式进行训练,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融入一些教练的指导,以及部分的理论讲解。这种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的方式,学起来更深入、更轻松、更有趣,其结果自然更有保障。

批量传承靠面授

面授课程一次可以培养几十人到上百人,可以起到批量传承文化和经验的效果,比如在以企业文化为主的新员工培训中,可以一次性集中学员,进而实现上述培训效果。虽然就经验萃取的课程来说,其人员数量需要有所控制,一般极限在数十人,但其效果是很有保障的,萃取的经验足以在后续的传承中触达公司全体,进而实现终极的培训目标。

表面上看来,在线授课的学员数量是不受限制的,甚至可以达到几万人、几十万人,但其效果随着人数的激增而快速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就在于难以控制学员的理解力、掌握度,进而无法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切实地讲,面授以技能、技巧为主的课程,常常以集中20~30人做批量培养,而对达到上百人的新员工的培养,面授的综合效果有保障,同时对公司文化、凝聚力等有着天然的衍生效果,其培训质量是线上课程无法取代的。

综合以上几点,以面授课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将更有效地实现培训效果,凸显培训力量,从而真正在传承经验上达到最佳效果,是企业大学、培训部门必须面对的工作课题。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价值:好“课”才能传“程”  1

面授就得有课程  3

课程开发三大难  6

打造“四有”课程  9

好“课”才能传“程” 15

第二章 目标:定位课程有目标  21

基于地图定信息  23

基于痛点定背景  27

基于学员定挑战  30

基于任务定目标  35

第三章 结构:框架清晰有结构  39

拆分方式  41

课程结构  47

课程大纲  54

第四章 内容:萃取经验有干货  59

知识类经验  61

技能类经验  69

态度类经验  91

第五章 素材:多样素材有趣味  99

文字类素材  101

图片类素材  111

音视频类素材  117

第六章 道具:自制道具有惊喜  121

借用道具  123

自制道具  127

第七章 组装:开场收官有课程  139

开场内容  141

收官内容  150

单元内容  155

第八章 设计:教学设计有策略  159

开场策略  161

讲解策略  173

示范策略  177

练习策略  180

收官策略  195

第九章 课程包:系统教学有保证  205

课程说明书  207

讲师手册  212

学员手册  216

测试考试题  221

教学素材库  224

第十章 磨课:不磨不活有迭代  227

打磨方式  229

打磨内容  233

打磨形式  239

后  记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