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激荡开新局
如何理解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 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潜流涌动,改变非常。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全世界正在发生三重大转型,而这三重转型所带来的潜流,其激荡融汇,将塑造21 世纪20年代下半期的大趋势。
首先是全球宏观经济的大转型。欧美在后疫情时代面临高通胀和衰退的威胁,本质是过去十几年潜流涌动的结果。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量化宽松的政策成为主流,资产价格增长的同时通胀温和甚至出现通缩的风险,这些都是表象。潜流则是欧美央行非主流政策释放的大量廉价资金涌动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貌似繁荣,实则凶险。
这就给出潜流的第一层定义,即表面大趋势涌动下的暗流,而且不是一股,它们的相互作用,最终将塑造下一个时代的大趋势。
本书的第一部分着重分析了 21世纪头10年的硅谷。拜智能手机和平台经济所赐,2015年之后又迎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爆炸式繁荣,硅谷创业模式成为21世纪头10年的发展范本,也不断演绎着造富神话。但推动独角兽崛起的最主要的潜流是廉价资金托身于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成为科技造富神话的最大金主。孙正义是最好的例子,他对优步和联合办公(WeWork)的豪赌几乎到了疯狂的境地,以至于硅谷担心的不再是饿死,而是“撑死”。盛极而衰,软银在后疫情时代的糟糕表现是潜流涌动塑造主流的一个例子。如果欧美世界的高通胀持续,宏观经济进入加息道,资金成本高起,风险偏好逆转,创业者将面临漫长而暗淡的冬天。
第二重转型是地缘政治的大转型。这一转型所带来的改变可能更长期也更深远。一方面它将彻底影响全球化的走向,后“冷战”时代我们所熟悉的全球化的4个面相,资本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技术和思想的全球化以及人的全球化,都可能发生逆转。70年未经战火的欧洲深陷一场有可能变成持久战而且给全球能源供给和粮食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的战争。中美贸易战非但没有平息的迹象,竞争反而会更加激烈。这些都需要我们重新思考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大势变化。
潜流的第二层定义是曾经的明流。地缘政治曾经是全球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过去40 年在全球化的高歌猛进中却沉潜下来,现在需要重新去理解和分析。
本书的第五部分用更长的历史视角来分析地缘政治变化背后的潜流。这需要我们上溯到后“冷战”开启的时代,默克尔这样一位传奇女总理在推动欧洲一体化、全球化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值得仔细琢磨;需要我们上溯到“二战”之后的时代,理解英美的大国博弈在背后为全球化种下了哪些不稳定的种子;当然可能更需要我们上溯到1 000多年前北宋中后期的王安石变法,理解“大分流”背后深刻的历史原因。
当下我们所面临的地缘政治大转型的核心是中、美两个大国未来10 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博弈。这时,拉长时间尺度的分析,知己知彼,变得非常重要。
第三重大转型是持续演进的数字化大转型。相对于今年才突显的宏观经济与地缘政治大转型,数字化大转型已经是常态。元宇宙和Web3.0 是最新的显学,从高科技平台企业到创新者,都趋之若鹜。理解数字化大转型,需要从技术和制度的一明一暗的大潮如何交汇影响入手,技术的突飞猛进,往往受到制度滞后的制约,从工业革命开始的历次技术革命均是如此。当技术发展没有那么迅猛的时代,制度和组织变革几十年的滞后是常态,当下的数字化转型却不可能有等待的奢侈。打破路径依赖的制度变革和激发知识劳动者潜力的组织变革将是喷薄而出的潜流。
这就引出了潜流的第三层定义,即推动发展并与明流不断交织、相辅相成的无形资产。相对于镁光灯下技术的不断发展,支持或者制约技术运用的制度、管理和组织是潜流,需要不断迭代,更需要相互配合。本书第二部分聚焦制度、管理和组织变革,第四部分则着眼于元宇宙的发展。
梳理了三大转型,理解了潜流的三重定义之后,还需要强调潜流的最后一层定义,即理论和思想层面的碰撞与思考。剧变的时代,需要开放、包容的思想市场,鼓励各种思想的潮流相互碰撞,相互激发。大转型时代必然是不确定的时代,更需要我们有探索“未知的未知”的勇气和韧性。本书第三部分着墨于经济学领域的一系列思想激荡。
潜流激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变化的世界。理解变局为的是开新局,潜流融汇,才能理清未来的大趋势。
---------吴 晨
第一章 | 那十年的硅谷故事 / 1
一、唯成长论的迷思 / 2
二、解剖亚马逊 / 14
三、“十分人才” / 28
四、“平台与创新”的悖论 / 40
五、《硅谷》的落幕 / 53
六、硅谷的“青春狂躁” / 60
第二章 | 管理新思维 转型新思考 / 73
一、如何学会与不确定性共存? / 74
二、如何构建高韧性的组织? / 79
三、为什么决策需要“降噪”? / 84
四、管理大师的天鹅之歌:人生长跑指南 / 90
五、推动“巨轮”转型的领导力 / 96
六、网络组织进化论 / 108
七、达利欧的历史周期论 / 118
八、疯狗浪来了,要懂得借势 / 130
九、波音的堕落 / 137
第三章 | 超越经济学 / 147
一、叙事的力量 / 148
二、经济学家的登堂入室 /158
三、放任经济学 / 165
四、足球经济学英超与欧洲“超级联赛”:
第一次是正剧,第二次是闹剧 / 173
五、谁说贫穷限制了想象力 / 182
六、通达的财富观 / 189
七、半山之上奋攀登 / 195
八、中美如何系统性竞争? / 203
第四章 | 元宇宙开启的想象力 / 211
一、理解元宇宙(Metaverse)的 3 个维度 / 212
二、狗尾续貂的黑客帝国 /221
三、“失控玩家”开的 3 个脑洞 / 227
四、数字化生存的想象与悖论 / 233
五、数据分身与克隆自我的隐喻 / 240
第五章 | 历史与他乡 / 247
一、王安石变法得失辩——王安石诞辰
1 000 周年纪念 /248
二、平民默克尔 / 263
三、英国人,全球资金管家 / 275
四、烟草的 4 张面孔 / 286
五、如何走出教育的“囚徒困境”/ 294
六、后工业时代与“Z 世代”:如何构建
“机会的基础设施”/ 308
七、美国是否会和平衰落 /320
八、全球化到了新的十字路口 / 329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