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一个故事:在本书中“通胀”不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而是一个个“故事”;作者颇具慧心地从一场阿根廷政府与经济部门的纷争讲起。在此之后他更是敷衍全球各个国家有关案例,让读者按图索骥,探勘通货膨胀的真相。
l 一段历史:作者因为一个故事提出自己的好奇,并在其后通过更多的故事放大这个好奇。也因此,他摇身一变成为历史知识达人,从新石器时代讲到古代罗马和中国,以货币的历史带出通胀的历史,为这本体量不大的经济类小书增加了人文知识的厚度。
l 一群专家:本书列出了数十位全球顶级经济专家的言论,包括多名诺贝尔经济学获得主、世界金融机构的主理人、政府高官、大学学者。但他们绝非站在幕后,为作者背书。而是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呈现多维度的通胀真相。
l 人类社会总有些看似合理的约定俗成,无形中指导着我们的生活。它们乍看颠扑不破,可一旦细究,结果往往令你脊骨发凉。本书就是这样一本颠覆你既有认知的祛魅手册——关于通货膨胀,关于那个神秘的百分比。作者以局内人的身份,扫描历史(神话)的同时,观察全球数十个国家的现实经验,多声道阐发有关通货膨胀的质疑之声,真相之像。
一副躺在伦敦城市中心的棺材,如何成为王莽新政失败的启示;曾经美国谴责阿根廷政府的弥天大谎,到如今它自己却疯狂印钞。关于通货膨胀,人们在惧怕着什么?又在期待什么?
通货膨胀是银行家、学者、政治领导人和普通民众 长期热议的话题。自古以来,以货币计量的商品和服务 的价格上涨一直广受人们的谴责。尽管各国政府不断采 取行动使本国货币贬值,但每个人对阻止物价上涨的期 望从未消失。
在很多时候,政府会迫于民众的压力采取严厉的措 施,比如禁止物价上涨以及惩罚违反禁令的人。1971 年, 美国总统理查德·米家豪斯·尼克松(Richard Mihous Nixon)宣布冻结全美一切价格和工资水平。他的继任 者杰拉尔德·福特(Gerald Ford)也向民众分发了印有 “立即制止通货膨胀”(Whip Inflflation Now)口号的徽 章。总统候选人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也随后 宣布,通货膨胀“像抢劫犯一样暴力,像武装抢劫犯一样可怕,像杀手一样致命”。
到了 2020 年初,情况似乎发生了转变。央行官员 和经济学家们担心,通货膨胀正在消失,我们甚至可能 已经进入了通货紧缩的时代。这些专业人士致力于提升 通货膨胀率,因为他们认为不低于 2% 的通货膨胀率能 保持经济体健康并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他们所采用的方 法并未奏效。多国央行采取了大幅降低利率以及“量化宽松(Guantitative Easing, QE)”(即“增印钞票”)等手段,通过购买债券甚至股票(以日本央行为例), 将更多货币注入经济系统,但均遭遇失败。那么为什么这些获得普遍认同的理论现在不起作用了呢?例如,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Phillips Curve Theory)——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反比关系,似乎就不再奏效了。一些央行官员曾信誓旦旦地表示就业率上升会引起通胀水平提高,现在这些言论已被证明是错误的。好消息是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ECB)前行长马里奥·德拉吉(Mario Draghi)和英格兰银行行长马克·卡尼(Mark Carney)等央行官员纷纷发出警告,表示人们之前对经济政策的理论共识已经站不住脚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US Federal Reserve Board)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说,通货膨胀是“我们时代的主要挑战之一”。他此言所指向的并非是过高的通货膨胀水平,而是过低的。时代真的不一样了。
各国央行和政府都在问自己一个同样的问题:在降低利率(截至 2020 年,各主要经济体的利率要么低于1%,要么像欧洲和日本那样为负值)和向经济中注入流动性的措施都不起作用时,什么样的手段能提高通货膨胀率呢?
这些经济实践和理论转变背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的加速,它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后者又反过来降低了商品和服务的成本,即使政府通过增印钞票来使本国货币贬值,成本依然是减少的。这种技术变革的最佳例子大概便是亚马逊和类似的线上购物公司了,他们推动了零售成本的下降,并消灭了传统“线下”零售的许多环节。研究表明,线上商品的价格从 2012 年起稳步下降,甚至低于千禧年前后的价格。而所谓的“亚马逊效应(Amazon Effect)”也并不限制于亚马逊这一个平台,我们可以看到,在交通(Uber)、酒店(trivago.com)和旅游(opodo.com)等行业也存在同样的现象。但价格下降的推动力量除了来自在零售领域直接面向公众的组织,还来源于生产者层面——自动化、工作流程编程和许多其他创新方面的改进也在不断推动生产成本的下降。手机的发明仅仅是通信价格暴跌的开始,而后随着网络电话和更快、更便宜的智能手机的发明,通信成本的下降趋势也得以延续。当然,技术革新带来全新的、创新的或有明显改进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使得通货膨胀统计数据收集者不得不一直处于窘境,也使得衡量通货膨胀成为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经济学家奥斯汀·古尔斯贝(Austan D. Goolsbee)和彼得·克 莱 诺(Peter J. Klenow)的研究发现,即使抛开服装类商品不计,记录在 Adobe Analytics 数据库中的线上销售商品里,有44% 的商品在一年前并不存在。仅仅是新商品进入市场的净值这一项数据,就能导致每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对真实的通货膨胀率估计过高,高估 1.5 到 2.5 个百分点。他们还发现,在 2014年 1 月至 2019 年 6 月期间,床上用品和家具的线上价格下降了约 12%,但官方发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只下降了 2.1%。
序言
一、历史与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数字的重要性
三、通货膨胀是什么
四、恶性通货膨胀是什么?
五、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
六、度量通货膨胀
七、控制与操纵通货膨胀
八、通货紧缩的奇妙世界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