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情系山乡:从孔镇铺到三里店
0.00     定价 ¥ 52.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7654853
  • 作      者:
    汪佑宝
  • 出 版 社 :
    安徽师范大师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汪佑宝出生在三里,从小到大,除去上高中和大学,几乎没离开过家乡,一直生活、工作在三里,是土生土长的三里人。这里的水土养育了他,这里的风情熏陶了他。他不仅在教育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以报答父老乡亲,还利用业余时间走遍三里的每一个角落,探访三里的村落,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了大量资料。这本《情系山乡——从孔镇铺到三里店》,讲述三里的历史,赞美三里的山水,记录三里的风土人情,歌颂三里人民的光荣传统,是他多年劳动的成果,抒发了他对家乡的赤子之情。
展开
作者简介
汪佑宝,网名“一粒凡尘”,1962年生,芜湖人,中学信息技术高级教师,1983年毕业于芜湖师专,回到家乡从事农村教育工作,先后担任三里初中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书记等职。其多篇教学论文获得省市奖项。工作之余,喜欢用笔头和镜头,记录家乡的山山水水、人文风物。众多作品曾发表在有关报刊和网络。
展开
精彩书摘
悠悠吕山情
吕山位于南陵县三里镇东南部,海拔300.1米。主峰突出,山顶平坦宽阔,算不上高大险峻,却有着优美的民间传说、美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吕山又名戴母山,与县内第一高山戴公山遥遥相望。传说,原先两山一样高大,地藏王自北方而来欲寻宝地建寺,他右脚踩戴公山、左脚跨戴母山,想稍作休息,戴母山无法承受而地陷下沉,于是他便一步迈到了九华山,九华山香火旺盛起来,吕山成了现在的高度。
吕山也兴建过寺庙,有一段时间香火旺盛,是香客去九华山烧香拜佛的前站。传说吕山寺庙后面有一口古井,井水甘甜,虽说位于山顶,但常年不干不漫。大旱时,山下之河干得断了流,山上井水仍能供僧侣和香客饮用。现在寺庙早已不见,但有一口古井仍在使用。
吕山东麓,是沈姓族人居住地,古地名叫“环溪若坑”。这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孤峰河、马义桥、枫树岗孕育了环溪“八景”,赢得了清代多位文人如徐凤诏、黄居寅、刘杓等为其赋诗吟诵,其中与吕山直接相关的就有“双溪玉带”“澄潭秋水”等美景。
吕山南边有一个叫“金埂”的村庄,村旁保留着东汉、六朝古墓群。两千多年前,古人就在此开挖金矿,“金埂”由此而得名并沿用至今。如今,三里镇通过引进外资、利用现代科技,古老的藏金地获得了新的生机,金灿灿的黄金再次出现。
吕山西边是三里镇矿山工业区,蕴藏着丰富的白云石、石灰石、铁、锑等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白云石储量达2.9亿吨,石灰石储量在5亿吨以上。这里建起了建筑石料矿业公司、冶金炉料公司,机器轰鸣,车辆穿梭,一车车炉料、石料运往山外,既为三里镇带来了丰厚的财税收入,又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为乡里乡亲致富提供了门路。
矿山工业区旁有一地下深泉,泉水从深潭底部的砂砾间喷出,带着气泡,似一串串珍珠伴着咕噜噜的响声向上涌动,因而得名“涌珠泉”。泉水清澈甘甜,冬暖夏凉,四季涌动。在古代,玉塘徐氏将“涌珠泉”选为“八景”之一,并取名“龙口淮源”。
吕山北面半山腰有一个石灰岩溶洞,史志上叫“石室”,又叫“兵库洞”。洞口有一丈见方,前厅有两三间屋子大小,然后逐渐缩小伸向远方,深不可测。洞内涓涓细流,常年不涸,深处四壁上常常趴着密密麻麻的蝙蝠,蝙蝠一旦受惊就倾巢出洞。“吕山石室”也是玉塘徐氏“八景”之一。
石室之南有“天井宕”,石壁陡峭,气势雄伟。相传唐代杨行密在吕山屯兵时,常在此修身养性。
20世纪中叶,吕山东北面和山顶上建了两个集体林场,现在早已绿树参天,翠竹茂密。据统计,吕山原生态竹木和人工造林面积均在5000亩以上。吕山山顶还建有吕山云毫茶业基地、板栗基地、柿子基地等等。吕山,春天踏青,茶香花香清香扑鼻;秋季登高,野果家果硕果迎面。
吕山山顶有烽火台,登临而远眺,远近风光尽收眼底:集镇上,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清晰可见;园区内,工人的忙碌声和机器的轰鸣声似乎充耳可闻;自北向南,一条公路蜿蜒曲折,宛若一条飞舞的彩带,将三里镇和云岭革命老区紧密相连,公路旁点缀着农家小院和农家别墅;由西向东,葛洲坝至上海的50万伏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临空飞架,横穿山腰而去,令人升起无限遐想。
我生于吕山,儿时经常依门对着大山发愣,头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山好高好高。读小学和初中时,每天都要步行四五里绕到山的另一面,朝往暮返,不禁埋怨山路太远太远;到县城读高中时,远离了吕山,心中总是觉得缺少了什么,想家的时候或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爬到楼顶对着吕山的方向眺望,天气晴朗的时候,偶尔能看到吕山的剪影,眼前便会浮现出父母辛苦劳作的身影,每到这时,浑身就会精力大增,从而激励我攻克一道道难题。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吕山的怀抱,执鞭从教,举目便与吕山相望,移步亦同吕山相伴。几十年来,我亲身经历和见证了吕山周围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感受到了大山的恩惠。我为神奇富饶的吕山而自豪,为物阜民康的三里而骄傲。
2006-01-10
P3-5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悠悠吕山情
人文吕山
杨行密与吕山
文人墨客咏吕山
三里古镇藏石桥
孤峰河上赏石桥
马义桥的故事
三元桥的传说
童子桥寻访记
氏族兴衰汪家桥
从孔镇铺到三里店
三里店附近营盘山小考
三里有个湖南街
孔子遗风三里可寻
漳河之源新探
明代“援朝抗倭”名将沈炼
沈炼故居地诗情画意浓
黄巢起义军与三里店
第二编
记忆中的父亲
写给父亲
又到中秋月圆时
争水
勤劳的母亲
善良的母亲
年味
做豆腐
母亲晚年的磨难
怀念母亲
车祸猛于虎
儿子融入了都市生活
陪着姐姐上北京

宗谱告竣感言
老师的一句话
我的老师是民师
在南陵中学读书的日子
那年高考落榜时
菱角
博客
登黄山
傻事不傻
收音机
“奶奶班主任”
第三编
鲶鱼地的传说
如水父子双匾记
查济
千岛湖
大明山
有梦下徽州
东坡与西湖
王勃与滕王阁
离天最近的地方
三里店
吕山村
山泉村
永顺堰
恒泰新街
芜湖颂
秋意流淌山水间
京福高铁赞
京福高铁南陵站
采风桃花潭
采风偶得
雨中游汀溪即兴
三游陈村水库
教书乐
家父生平小赞
人勤春来早
居家过日子
虎儿乔迁之喜
汪竞新婚寄语
育孙心迹
稚囡弄豆
登庐山
走云南
川渝行
徽州行
重游张家界
重游逍遥津
湘西古城
丙申初秋自粤返皖途中心迹
己亥初春下南洋
为霖枫霖影友《渔梁之春》作
为“东方之子”《尧乡春色》作
为《梨花绽放又一春》作
题《山水如梦》
题《行摄安昌》
捣练子·孔子与三里店
捣练子·三里风光
雪域高原纪行
附录
后记
编后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