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纸上中秋/中国的孩子系列
0.00     定价 ¥ 28.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6856794
  • 作      者:
    冯云
  • 出 版 社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创作水准非常高的微型小说。作者以“纸上中秋”为主题,讲述了不同省市的中国童年故事,将年不同地区的民俗风情、历史背景融入其中,呈现出中国不同地域多样化的童年景观。作品语言优美隽永,弥漫着淡淡的忧伤,极具感染力。
展开
作者简介
冯云,从事幼教工作多年,后转入童书行业。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发表过百余篇儿童文学作品,其中童话集《水天堂的春天》获得2016年“冰心儿童图书奖”及第四届“上海好童书奖”。
展开
精彩书摘
英子跨坐在圆土楼正门的门槛上。
她穿着一身客家男子的大襟衫裤,显得身形十分瘦小。头发很短,剪成蘑菇形状,恰到好处地包裹着她小而方的脸;眼睛上方刘海齐平,衬得眼珠又黑又亮。英子拔下一朵门槛边的小野花,卡在耳朵上,又拔下几根青草叼在嘴里嚼。大家都在午睡,静得无聊。帮工小娟从厨房里出来,看见英子,走过去问:“少爷,睡会儿?”
“不睡!”英子没回头,从兜里掏出弹弓,用力拉长皮筋。
“唉!”小娟叹了口气,塞给英子一个苹果,心想:这孩子真犟,说不干啥就不干啥。
正是午后,天空湛蓝湛蓝,阳光把远处的山头照得翠绿,时不时地,一两只鸟嬉闹着飞过树梢。
英子嚼一会儿苹果,打一会儿鸟,打发着难挨的时间。
不久,土楼里传出了说话声和喊闹声,接着,脚步声自后面踢踏踢踏地传过来。英子回身一看,堂哥、堂弟和堂妹都来找她了。
“还是你去讲那事吧!”堂哥振华对英子说,“我想了一中午,如果你说想看布袋戏,二叔肯定答应。”“你早上不是说你是大哥吗?”英子头一歪,嘴角撇了撇。
“我拜你为大哥,还不行吗?”振华赶忙叫道,“大哥——”
“大哥——”堂弟、堂妹们跟着叫。
英子扑哧一笑,把苹果核嗖的一下扔到门外,用袖口擦了一把嘴,说:“去就去,我才不怕哩。”
事情是这样的:
上个星期,村里有人娶亲,请来了布袋戏团演出,几个孩子跑去看,便迷上了。他们想再看一场布袋戏,但这件事情要经过大当家的同意,不容易。
在漳州,一座土楼便是一个家族,亲戚们大多住在一座围屋里。振华比英子大五岁,他爸是这个家族的老大,但因为长期卧病在床,所以主事的是他弟弟——英子她爸,当地人叫他“杨老爷”。
英子领着一帮孩子跑进了主屋,杨老爷刚醒,正品着盖碗茶。
“爸,我想看布袋戏。”英子直截了当地说。
“哼,”杨老爷放下茶碗,“小孩子不懂规矩,有人过寿、生子、娶亲才有戏看,再说了,你们上周刚看过布袋戏,还没看够吗?”
“没看够。”英子说,“我就是想看。”
“任性!”杨老爷捶了一下桌子,桌上的茶碗被震掉了盖子。
英子犟在那里看着她爸,其他孩子低着头,吓得不敢吱声。
“你知道搭一次戏台子要多少钱吗?”杨老爷沉着脸。
英子头一昂,说道:“钱,我长大后还给你。”
“那你立字据。”杨老爷把一支笔重重拍在桌上。
“写就写。”英子走过去拿起笔。
谁知这时,杨老爷突然大笑起来:“呵呵,哈哈,好,是我养的,没错!”
英子知道爸爸一笑,就算答应了,她回过头来对小伙伴们做了个鬼脸。 英子是杨老爷的老来子,虽是女娃,但从小就被当作男娃养着。杨老爷指望这个女儿长大了能顶事,对她凶只凶在面子上,实际上宝贝似的宠着,该吃吃,该花花,请个戏台子也不在话下。
上次村里人请的那个布袋戏团有四五个艺人,杨老爷寻思着,哄孩子开心不必那么大排场,能演戏就行。家中的帮工阿才说:“我倒知道一个人,戏说得好,要价也低,就是人老了些。”
“人老不老不妨事,戏演得好就行。”杨老爷问,“他叫什么?什么时候来?”
阿才说:“叫朱大顺,两三天后就能到。”
三天后,圆土楼外的空地上,那个叫朱大顺的老头用扁担挑起了帷幔。
“老头来搭戏台子喽!”
圆土楼里的孩子三三两两地跑出了大门。英子几步跳下又窄又陡的楼梯,抢在伙伴们前面跑了出去,一屁股坐在了最前面、最中间的位置。
展开
目录
布袋戏(福建漳州)
眷村那年(台湾)
南京往事(江苏南京)
上岸(山东枣庄)
石库门的那个夏天(上海)
双胞胎(江西景德镇)
中秋(安徽黄山)
乌镇上的阿婆(浙江乌镇)
后记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