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小时候的广州
我五岁回广州,正是在1928年,不过轰动-一时的广州公社①革命事件已经平息,我当时一点都没听说过。这时已进入陈济棠主政时期。
陈济棠对广州建设是有功劳的。他在观音山上建起了中山纪念碑,碑顶原是尖的,听说由避雷针不灵,打雷劈掉了尖顶。他还在观音山脚建立了中山纪念堂,非常雄伟,我读小学时曾跟随集体进丢参观。广州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城市,与上海的。繁华不同,整个广州没有一家舞厅。听说,只是听说,永汉路(今北京路)永汉电影院对面的哥伦布餐厅可以跳舞。广州最热闹的地方是长堤,岸边停满小艇,都是水上人家。长堤有最大的百货公司——大新公司(今南方大厦)。我小时候回乡的渡船就停在那地方。那里还有一家粤华西菜社,大人常带我去吃西菜。还有一家粤派酒家,大三元。当年它卖八元一客的鱼翅,全国轰动。我读小学的地方在荔枝湾附近,是岭南大学的中小学分校。暑假期间我天天上荔枝湾游泳,吃艇仔粥。泳池连着大江,船只来来往往,卖艇仔粥的就划进来卖粥给游泳者。艇仔粥很有特点,主要是吃粥中加进去的料:鱿鱼、烧鸭片等等。我的家在西关,这是广州最有名的地段,很热闹。第十甫、上下九②有著名茶楼和店铺。中秋节就必买第十甫莲香楼的莲香月饼。平时办喜事也购买莲香楼的糕饼。这里还有电影院,《渔光曲》《摩登时代》等电影,我就是在这里看的。
我是个爱读书的人,去得最多的当然是双门底,即永汉路。书店都在那里。不过所有书店都是上海开过来的,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广益书局、世界书局,广州自己的一家也没有。广州出版的只是些木刻版木鱼书(木鱼书是广州的一种曲词唱本)之类。我小学用的就是商务的课本。
在永汉路跑完书店,我就到商务附近的永汉公园休息,看猴子。那里还陈列着“铜壶滴漏”——古代计算时间的工具。商务隔壁有家太平西餐馆,周恩来、邓颖超曾在那里用餐。从永汉公园另一边出来,是毛主席曾工作过的农民讲习所,对门还有一家著名的潮州酒家。
农民讲习所,对门还有一家著名的潮州酒家。
这里除了永汉公园,还有更大的中山公园,我也常去,公园门口就是著名的旺记乳猪店。广州旧有“四大酒家”,其中一家叫西园,就在附近,大人常带我去饮茶。六榕寺就在旁边,我们休息时常去。那里有个六榕塔,在我家天台就能看到。
我家在龙津路旁边,我常跟大人去菜场买菜,就在龙津路许多小吃店里吃粥,吃成煎饼。
广州有几家演粤剧的戏院:乐善、太平、海珠。我不爱看粤剧,只陪从乡下到省城来的乡里去看过。京戏广州是不演的,但可以看到,那就是到大新公司的屋顶游乐场。
广州没有上海的“大世界”,大新公司的屋顶游乐场跟“大世界”差不多,有许多节目:粤剧、京戏、电影、歌舞等等。家乡有人出来.我总是带他们到那里去开开眼界。
说到当时的广州,不可不提一下沙面这处英法租界。它原来只是个沙滩,是开发出来的。
P14-16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