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网络暴力治理法治化研究
0.00     定价 ¥ 98.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9780814
  • 作      者:
    刘艳红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谣言诽谤、谩骂侮辱、恶意剪辑、骚扰拱火、公开隐私、煽动滋事……
· 人人皆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

· 网络暴力法律治理指南:
聚焦鲜活案例
洞见网暴症结
定位多方主体
建构治理体系
展开
作者简介
刘艳红,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政法论坛》主编、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暨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兼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委员、教育部教指委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企业合规检察研究基地主任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科技支撑”重点专项2021年度“揭榜挂帅”项目“立法公众意见综合分析及法律条文智能审查技术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类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曾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八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实质刑法系列”《开放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研究》《实质刑法观》《实质犯罪论》《实质出罪论》,著作《网络犯罪的法教义学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库暨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书目;另出版《企业合规中国化的民行刑体系性立法》《法律人的谋生与谋道》《行政刑法一般理论研究》《反腐败国家立法体系战略问题研究》等著作近10部。主编教材《刑法学》(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当前网络暴力的生发态势与成因分析 1
  第一节 网络暴力的概念界定与典型特征 3
一、网络暴力的概念界定 3
二、网络暴力的典型特征 9
  第二节 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与最新态势 16
一、网络暴力的多元表现形式 17
二、网络暴力的最新发展态势 30
  第三节 网络暴力的生成机理与多重危害 34
一、网络暴力生成机理的多角度阐释 34
二、网络暴力危害结果的全方位解读 41

第二章 网络暴力治理存在的问题与现实困境 47
  第一节 我国网络暴力治理现存主要问题 49
一、“流量为王”的利益驱动 49
二、“网络水军”的屡禁不止 52
三、“按闹分配”的舆情处置 57
四、“法不责众”的群体效应 60
五、“息事宁人”的被害沉默 65

  第二节 网络暴力治理法治化的现实困境 68
一、立法规定滞后模糊 68
二、执法取证溯源困难 73
三、司法程序不当限制 78
四、平台监管权责失衡 82
五、网络素养培育不足 85

第三章 网络暴力治理的域外经验与有益启示 91
  第一节 美国:各领域并进治理模式 93
一、美国网络暴力治理模式概述 93
二、美国网络暴力治理经验的启示 109
  第二节 日本:多方主体参与治理模式 113
一、日本网络暴力治理模式概述 113
二、日本网络暴力治理经验的启示 125
  第三节 韩国:多方博弈共建治理模式 126
一、韩国网络暴力治理模式概述 127
二、韩国网络暴力治理经验的启示 135
  第四节 德国:多元协同治理模式 138
一、德国网络暴力治理模式概述 138
二、德国网络暴力治理经验的启示 152

第四章 网络暴力治理的理念更新与路径调适 157
  第一节 网络暴力治理的核心理念确立 159
一、当事人保护主义的治理理念 159
二、多措并举的积极治理理念 162
三、标本兼治的源头治理理念 171
四、对症下药的精准治理理念 174
五、软硬互补的综合治理理念 178
  第二节 网络暴力治理的本土路径建构 182
一、网络暴力的事前监测预防机制 182
二、网络暴力的事中干预处置机制 187
三、网络暴力的事后制裁救济机制 189

第五章 网络暴力治理的权力配置与责任承担 193
  第一节 网络暴力治理的政府权责 195
一、完善网络暴力治理的法治规范体系 196
二、优化网络暴力治理的监管机构职能 205
三、提升网络暴力治理的技术监管能力 210
  第二节 网络暴力治理的平台权责 216
一、治理前端搭建平台规则体系 216
二、治理中端释放平台处置活力 227
三、治理末端盘活平台多元效能 237
  第三节 网络暴力治理的公民权责 243
一、全方位提升自身网络素养 244
二、严守言论自由的义务边界 249
三、规范与约束自身网络行为 252

第六章 网络暴力治理的立法对策与重点关照 259
  第一节 网络暴力治理的实体层面立法完善 261
一、制定防治网络暴力专项法律规范 261
二、民事、行政与刑事责任的有效衔接 267
三、严密刑事法网并提高个罪法定刑 269
  第二节 网络暴力治理的程序层面立法完善 271
一、优化网暴案件的溯源取证规则 271
二、完善人格权侵害行为禁令制度 273
三、修订侮辱罪、诽谤罪的追诉方式 276
  第三节 未成年人遭受网络欺凌的立法完善 278
一、《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设置“网络欺凌防治”
专章 279
二、建立协同联动式校园网络欺凌防范、干预和救济
机制 280
三、加大针对未成年人群体实施网络欺凌行为的惩治
力度 282

附 录 关于完善网络暴力治理的立法修正建议 285
一、民法的立法修正建议 288
二、行政法的立法修正建议 291
三、刑法的立法修正建议 295
四、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修正建议 300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