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怡原名秦德和,一九二二年一月三十一日出 生在上海南市,祖籍江苏省高邮市,也就是说,时光到了二○二二年,她整整一百岁了。
上海南市按地理范围属于老城厢。一百年前那里就人口稠密,商业繁华。街道两边的建筑鳞次栉比,老上海的弄堂、石库门、低矮的民居、过街楼都随处可见。街上车水马龙,沿街一些敞开的客堂中能看到殷实人家的太太在搓麻将,走不远就有剃头摊、酱油店、面馆、绸布店,街头也有乞讨的、卖艺的、无家可归的,车夫拉着人力车飞跑。
秦家是南市一带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住一座独栋的房子,七上七下,宅院深深,进门有两进天井,一个天井是竖着的,一个是横着的,穿过天井才进入偌大的客厅,客厅里立着气派的圆柱。
外人眼里有钱有势的秦家,祖辈曾风光无限。但到了秦怡父辈这一代,因世道不佳,掌管家族经 济大权的秦怡大伯又不善持家,家族早已没落、潦倒,只剩下一副空架子,连生计都成了问题。
秦怡的父亲秦粟臣看到妻子又生了一个女婴,心里百般滋味,之前这对夫妇已生养了一个儿子、四个女儿,这次满心想再添一个男丁。襁褓里的女婴,五官姣美,粉嫩嫩的,秦粟臣
心里涌起怜爱,但是秦怡大伯才是这个家族的当家人。秦怡大伯这人重男轻女,听说生下女孩,脸色 就不好看,嘀嘀咕咕说女孩养大也是赔钱货。 秦粟臣犹豫了,他那时患上了肺病,眼看如今 的家境每况愈下,假如再多一张嘴,日子恐怕更难了,何况秦怡大伯这一关是过不去的。于是他横下心,趁妻子不备,悄悄将女婴抱给管家,吩咐管家把老六送到南市的育婴堂。
生下女孩无奈送往育婴堂,在秦家已经不是第 一次,之前秦粟臣曾按秦怡大伯的意思,把老四送去了育婴堂,也就是秦怡的四姐。老四被人抱走后,从此杳无音信,给这个家带来了无尽的哀伤。
秦怡的大姐秦德贞那年十岁,懂事了,她舍不得失去这个可爱的小妹妹,悄悄地尾随管家,一直紧追。她看到管家将襁褓中的女婴轻轻放在育婴堂门口,抽身离去。秦德贞忙不迭地跑上前,把小妹妹抱起来,马不停蹄地跑回家,送入母亲怀中。秦怡的母亲瞿素月正为找不到婴儿悲切,孩子失而复得,她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紧紧搂住,不肯松手。秦怡终于回归家庭,得以在父母怀抱里长大,只是秦家人的生活依然拮据,尔后出生的老七、老八、老九也相继被送去育婴堂,从此如断线的风筝,是死是活,至今也没任何音信。几年后,家里添了排行第十的小妹妹,就是日后成为著名电影演员的秦文。
秦怡在这个封建大家庭中渐渐长大,出落得秀丽可人,温婉善良。那时父亲秦粟臣肺病刚痊愈,立即去洋行做账房先生,有了菲薄的收入,全家人的衣食有了着落。
写给小读者的话
童年的宝藏
千里寻梦
永远唱不尽的歌
戏比天大
赤子之心
生命中的《雷雨》
美上一百年
大爱无疆
龙套精神
筹拍《青海湖畔》
最美奋斗者开学第一课
学习的力量
世纪荣光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