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2021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报告
0.00     定价 ¥ 88.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4239671
  • 出 版 社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收藏
精彩书摘
  故事二:纵有千般不幸,依然努力生长邓大叔是一位身患残疾但依然乐观向上的中年大叔。都说幸福的人是相似的,而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邓大叔的不幸起源于他的青年时代。那时候山路崎岖难行,一不留神便摔断了手臂,加上当地医疗条件不好,又没有足够的资金到外地就医,因此错过了最佳救助时机,他便成了一位独臂少年。虽然上天折断了这位少年飞向大山之外的翅膀,但邓大叔并未从此一蹶不振。在问及家庭住房情况时,大叔一脸自豪地介绍说,自己虽然断了一条手臂,有所不便,但是靠着多年的勤勉劳动,也挣下了一些家当,盖了房子,娶了媳妇,还生了两娃,房子虽不大,但温馨和睦。在谈及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时,大叔更是满眼欣慰。他介绍道,两个儿子都很孝顺,大儿子现在已经成婚,在家里照顾他和老伴,而小儿子则在外地打工,代替他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追逐他年轻时未了的梦想。在谈及就业工作时,大叔还说,虽然行动不便,但种种庄稼、养养鸡鸭也能维持生计,过去比较艰难,现在日子好了,政府不但补贴购买庄稼种子的钱,还教授种植技术。如是种种,尽是对当前不断变好的生活的满意以及对党和国家给予帮助的感激。在我们看来万般不幸的人生,在大叔的眼中却都是生活变好的迹象,以及对生活的感恩。我感慨于大叔的豁达开朗,也羞愧于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轻生事件。过去看到这种新闻时,我甚至觉得自己好像可以理解他们的过激行为,认为这些人一定是经历了非人的折磨才会万念俱灰。现在想来,经历非人折磨或许不假,但真的需要踏向深渊吗?其实也未必吧,纵有千般不幸,只要努力生长,也能像大叔这般书写出一段平凡而温馨的人生。
  故事三:学成归来,只为报效家乡
  向姑娘是一位乐观健谈的女生,去年刚大学毕业便从外地回来加入了村委会,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学生村官”。向姑娘的家庭条件在村里算得上是优越的,爸爸和哥哥都在外地打工,这几年家里买了小汽车,也在城里置办了房产。在谈及受访者的学历时,向姑娘回答说自己是一名大学生,学的是行政管理。出于好奇,我问了一句,为什么不留在大城市发展而选择回乡呢?她解释道,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在外求学期间,切实感受到了大城市的繁华和便捷,每每想到家乡的落后,总是暗自忧伤,就想着要为家乡做点什么。向姑娘还介绍道,自己现在就在村委会里负责管理各项乡容乡貌和乡风文明的建设工作。看到村民的居住环境变好、邻里相处和谐、大家生活条件慢慢变好,她就觉得自己的回乡之路没走错。二是因为像她这样的大学生在大城市里不胜枚举,但是在家乡则屈指可数,家乡的建设需要她这样的大学生。三是因为爸爸和哥哥的外出导致妈妈一人在家,向姑娘表示不放心,所以要回到家里陪伴母亲。是的啊,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实需要更多像向姑娘这样的拳拳赤子从五湖四海回到家乡去,扎根于家乡的基础建设之中,怀着满腔热忱,共同创建更加美好的家乡。家乡永远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无论走到哪里,家乡始终是当我们午夜梦回时,心中依旧牵挂的那块热土地。回到家乡,用所学的知识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是何等自豪且伟大的壮举啊!
  故事四:因病致贫,白手起家
  姚先生是村里仅有的两大富户之一,他从事畜牧业以及饲料生产工作,年净收入高达20万元以上。想到竟有幸采访到如此成功的人士,我的心情多了几分激动;而听完姚先生的故事,内心更是多了几分敬佩之情。原以为姚先生的成长之路必然一帆风顺,没曾想竟也这般坎坷波折。在谈及就业经历时,姚先生讲述道,他年轻时一直在外打工,从事修路和修桥方面的建筑工作,在那个工资水平很低的年代,月薪达到5000元左右,虽然是体力劳动,但在当时的村里也算得上是高收入群体。奈何命运在他意气风发之时却给了他当头一棒,一场大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因此,他家也被打上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标签。好在最终是把病治好了,但这病留下的后遗症也意味着再也不能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谈到这里,姚先生黯然神伤,后又很快从容一笑,好似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一般平静。他补充道,他当时不甘心,同时也坚信“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也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的这一句励志名言。他认为,既然自己已经侥幸活下来了,就不会让后半生这么含糊地过下去,于是四处打听,寻求致富之道。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姚先生了解到当地还没有大型的牲畜养殖场,这或许是一条出路。说干就干,他开始上上下下跑银行申请贷款,四处奔波去听养殖技术讲座、联系供应商和收购商等。谈到此处,姚先生有点欣慰。他继续讲述道,刚开始的时候很困难,四处碰壁,但好在自己没放弃,也有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从事的养殖业和饲料加工生产产业逐渐有了起色,三年前实现了脱贫,两年前把贷款还完了,现在日子是越来越好了。虽然2020年疫情对饲料原料的购买和生猪的销售都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总体尚可。听到这里,我再度陷入了沉思。向来成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是姚先生这种突遭危机,家道中落后又白手起家再创辉煌的,就更加艰难。无论是身心的打击,还是转行的不易,都没能打倒这位意志坚强的中年男子。我又问道,是什么让您一直坚持?姚先生笑了笑,回答说,一方面是生活的压力,要养家;另一方面是不相信那就是命,即使是又怎样,哪吒不也能逆天改命吗?是的呀,成功的路上从来都是荆棘丛生的,要是没有克服困难的魄力和勇气,谁又能轻易制胜呢?如果命运不公,那便与它斗争到底吧!
  走千村,访万户,品读百态人生。都说千村调查的意义在于让广大上财学子“察民情、长才干、献良策”,又说在于为科研立项和政策制定收集数据和题材,其意义之重大,前人之述备矣。在我看来,千村调查又何尝不是一场心灵的洗涤盛宴呢?透过他们最真实的面貌,聆听他们最真切的声音,这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最真实的生活写照啊。他们平凡而普通,但生活得那般真切、那般热烈。他们的人生也有好多遗憾,也曾经历不甘。或许这就是人生吧,难得圆满,但只要坚定不移、勇敢而无畏地走下去,也能终得圆满。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我心目中的千村调查
元阳千村行情深永铭记
俯身贴大地谦卑爱人民
去嘎查的路,通往幸福的路
元阳云深党史情今朝振兴千村行
走千村,访万户,品读百态人生
盼古寨新貌望永宁振兴
寻产业振兴路访“三色住龙”乡
走千村万户品乡土本色
步履牵绊,旅途未停
有出发,才能更好地到达
我们是大地的孩子
访故村,寻乡愁,望发展
行在千村,思启前路
行洱海:感受多彩小康
人与土地
访白云深处,读大好河山
寻觅青山皆不腻,寸心仍念泥瓦间
螺蛳粉背后的乡土智慧
脚踏淤泥,遥望彩云
不走寻常路:航民村
从象牙塔尖到山水之间
——我心中的千村调查
心有蓝天,兼怀乡梓
由村委看农村发展
——记一位实干的基层干部
以青春挥洒热血用脚步丈量中国
——慈溪市五镇十村调研有感
在浙江台州体悟乡村振兴

第二篇 乡村振兴发展报告
以“产业发展型”为导向的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解决方案
——上海市浦东新区坦东村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视角下返贫风险度量体系的构建与实证
——基于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十村的调研数据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浙江省台州市十村的调研数据
产业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现状及村民的满意度研究
——基于浙江省温州市南田镇横山村的调查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研究
——以云南省元阳县为例
……
第三篇 对千村调查的媒体报道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