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从美育教育切入,指出清华大学贯彻通识教育的意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清华大学艺术教育及中央工艺美院历史切入,使整本书的探讨具有一脉相随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从思辨角度阐述美育的通识意义,将美育上升到引领其它学科领域的地位。作者独到而深刻的思考,校园插图又彰显了作者的艺术美学功底。全书无政治不良倾向,是一本值得阅读与思考的读物。
写在前面
第一章 对大学文化三个维度的关注
一、艺术在大学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二、艺术在清华发展历程中的影响
三、艺术教育对人的全面成长的意义
第二章 人文清华中的艺术精神
一、清华学校时期的艺术定位(1911-1928)
二、国立大学时期的清华艺术拓展(1928-1949)
三、新中国清华大学的艺术教育(1949-改革开放)
第三章 清华教师的艺术特质
一、理工教授的人文艺术特征
二、人文学科教授的艺术特点
三、人文环境中孕育的艺术学科
第四章 清华建筑学科中的艺术
一、艺术视角下的中国建筑研究
二、吴冠中关于建筑与绘画的思考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清华艺术发展
一、艺术学科的发展及多学科交叉互动
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时期的学科发展分析
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时期的艺术学科布局
第六章 美术学院的艺术影响力分析
一、艺术学科中的基础教育启蒙
二、吴冠中与张行的“学术之争”
三、博士学位设立与研究型艺术人才培养
第七章 多学科交叉和校园文化
一、学科交叉互动中的艺术身影
二、大学校园中艺术氛围的营造
三、大学校园中的艺术博物馆
第八章 通识教育中的艺术教育
一、通识教育中的艺术内涵
二、艺术课程融入通识教育实践
三、通识与专业艺术教育的关系
四、重新定位通识艺术课程
第九章 融会贯通的艺术教育
一、研究型大学的艺术学科
二、多文化交流中的艺术教育
三、覆盖全校的艺术教学
第十章 健全人格的养成与艺术教育
一、马斯洛关于“完美人格”的定义
二、清华教授关于“健全人格”之说
三、清华教育中的人格发展分析
第十一章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艺术教育
一、培养直觉判断能力
二、培养个性能力
三、培养融会贯通能力
四、培养价值塑造能力
第十二章 大学美育与社会美育
一、“无艺术,不清华”的可能性
二、通过艺术认识未知的事物
三、通过艺术辩证地认识事物
结语
一、艺术成为清华的大学文化和治学风格
二、清华通识教育的特征
三、美育教育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
四、与艺术研究和艺术教育相关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