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悲喜交集
2002年11月1日东北某工业重镇职工家属楼
一
一阵敲门声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牛建国和妻子李兰芝放下手里的活计,彼此看了一眼,又抬头看看挂在墙上的石英钟——才五点半,谁会来得这么早?
今天是儿子成婚的大喜日子,虽然昨晚折腾了大半宿,可天还没亮,老两口已经躺不住了。四点刚过,他们就下了床,又开始里里外外地张罗起来。李兰芝总觉得屋里不够喜庆,又往老家具上多贴了几张鲜红的喜字;牛建国把盘子里的瓜子堆得更满了,放在上面的香烟滚到了地上,他捡起来后,把盘子里的东西往下压了压,又放了几根上去。
李兰芝愣愣地看着丈夫,忽然担心地冒出一句:“不会是家傲吧?”
“快去开门!”牛建国瓮声瓮气地说着,又转头看一眼身后紧闭的屋门。他的老父亲牛为仁睡在里面,他怕自己嗓门儿太大吵醒老人家。
“谁呀?”李兰芝隔着门问了一声。
“是我呀,职工医院的小张。”一个年轻小伙儿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一大早的你怎么来了?”李兰芝一边开门,一边在头脑里飞快地搜寻——邀请亲朋的名单是全家一块儿拟订的,里边没有职工医院新来的实习生小张啊!
一种不好的预感让她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
门打开了,先看到小张迎上来的一张笑脸,他一边双手作揖,一边不住声地说:“李阿姨,恭喜、恭喜啊!今天可是家傲哥大喜的日子!”
李兰芝还没回过神来,嘴里应承着:“哟,真是小张啊!欢迎、欢迎啊!真没想到,第一个来登门道贺的是你!”
“我……”,小张腼腆地笑了笑,“我后面还有人!”说着,他往旁边一闪,身后楼道那边走上来一个人,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小张急忙过去搀扶。
“呀,史院长,怎么是您?”李兰芝惊呼一声。
“你们牛家的状元郎成婚,都不说给我下一张喜帖,我可要挑理了啊!”史怀楠院长白发苍苍,穿着一身笔挺的灰蓝色西装,高直鼻梁上架着一副黑边眼镜,让他看上去更像一位学者。尽管已年近八旬,但他是那样的精神矍铄,让年轻人都自愧不如。
“孩儿他爹,快看谁来了!”
这时,牛建国已赶到门口,上前一把握住史院长的手,激动得眼圈都红了。
“您老怎么来了呀?!”
这位史院长在抗美援朝时期就已是这一带的名医,是厂职工医院的院长。他退休后被孩子们接到国外养老去了,已有几年不闻音信。所以,此时此地见到他,牛建国夫妇才会如此惊讶。
“听说,我们的状元郎今天要大婚,我实在想讨这杯喜酒吃!怎么,你们不欢迎?”史院长笑呵呵地说。
这工夫,他已把牛家夫妇仔细打量了一番——他们都明显见老了,刚过五十岁,却头花白,脸色更是憔悴不堪。
身材高大的牛建国,之前一直在金风铸造厂负责维护那几根高大的烟囱,后来企业效益不好,他和妻子接连下岗。一辈子任劳任怨的他,除了摆弄那几根烟囱,再没有别的本事。听说那之后他在居民区旁边摆起地摊,一天也赚不了几个钱,可交到医院的医药费却逐年增多,这些都是在铸造厂落下的老毛病,如今年纪越大越折磨人。P1-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