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河桥上,大型重卡疾驰,泗河桥下,五彩风车轻转;蒂德车间,精密机床齿轮高速运转,日光温室,嫩绿番茄苗静待花开。初冬的兖州大地,凉风难掩热景。
作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区),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区第67位,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拥有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3家,工业优势突出。而同样,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兖州也成绩显著。兖州坚持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成立乡村振兴指挥部,构建统筹谋划、五个专班协调推进、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区镇村联动推进的“1+5+N+10”工作格局,先后获得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市(区)、2019年山东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一等”县、山东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创建县等称号。
突出的工业优势给兖州带来的不仅是产值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让兖州对新发展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兖州打破以镇村行政区划为单元推进乡村振兴的模式,更注重农业农村资源要素分布情况及发展规律,坚持示范引领,跨区域开发,集聚推进。
在全区规划面积76平方公里,重点建设“两脉、三湖、五区、九园”,示范引领,推进乡村振兴。在北部,围绕大安镇白家店村、龙湾店村、高家庙村和酒仙桥街道古城村、陈村、付家楼村6个村庄,建设了龙湾店乡村振兴片区;在南部,着力打造包括新兖镇牛楼、小马青、大马青等8个村庄的“花海彩田”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兖州不仅在全区乡村振兴布局上注重集聚效应,而且在片区内的项目选择上,也采取组团联动方式。游走在泗河西岸美丽的“花海彩田”,观赏五彩风车的灵动和千亩油菜苗的绿意盎然,游客只需步行上堤,古色古香、特色小吃满街的牛楼小镇便呈现在眼前,两个景点仅一路之隔。而同样受游客欢迎的马桥湿地、现代农业产业园都在旁边。“在规划时,我们遵循旅游业发展的规律,组团开发,形成集聚效应,可以更好更久地留住游客。”新兖镇党委书记李兆胜说。
2019年,兖州被评为山东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一等”县,1个镇、5个村被认定为山东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镇、村,今年被列为山东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区。截至目前,兖州区省市两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达到33个,清洁村庄达到115个。
融合:一产为基,三产联动
春天赏油菜花,夏天观薰衣草,秋天看葵花、红高粱,还有丰富多彩的油菜花节、啤酒节、音乐节……从抛荒地到国家3A级旅游景区,“花海彩田”已经辐射周边60公里半小时生活圈、一小时城际圈。
P1-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