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公共资源配置方式创新研究
0.00     定价 ¥ 65.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2314624
  • 作      者:
    陈少强,覃凤琴
  • 出 版 社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陈少强,男,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财政部PPP项目库首批入库专家,长期从事财政理论、政策研究和教学工作,近年来重点关注资源环境公共政策。
  
  覃凤琴,湖北宜昌人,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保护补偿条例》起草专家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公共经济学、绿色财政、财政税收理论等。近年来,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省级科研项目,近期主要研究流域生态补偿,并形成多篇研究成果上报,熟练掌握本领域内重要理论和研究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和工作期间,大量研读中英文前沿文献和学术专著,培养了广阔的视野,并且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展开
精彩书摘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用国家预算资金形成的资产,国家调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我国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保证,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主要是由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其配置方式以政府行政配置为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有序推进,市场配置方式开始显现并呈现多样化,资产配置效率得到提高。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责在不同时期有所调整,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走的是一条“合-分-合”的发展道路,即先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随后部分管理职能从财政部门分离后成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之后由财政部门综合监管。
  (1)1978-1988年:财政管理阶段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改革的着力点在于国有企业和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改革进程依然相对滞后。在“放权让利、放水养鱼”的指导思想下,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预算包干”制,行政事业单位在结余资金使用上较以往有较大的支配权,享有对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权和收益权。为了规范国有资产收益,国家出台了包括专户储存、收支两条线在内的财政措施。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包括资产清查、产权登记、资产处置等,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在财政部门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级管理。
  (2)1988-1998年:国资局管理阶段
  1988年,国家国资局成立,内设行政事业资源司,统一行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所有权管理职能。1995年,国家国资局和财政部颁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国资事发[1995]17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实施办法》(国资事发[1995]31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国资事发[1995]106号)等规章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中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方式和流程以及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包括调拨、转让、报损、报废等方式,《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将资产处置进一步明确为无偿调出、出售、报废、报损等方式。
  (3)1998-2004年:多头管理阶段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撤销了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1998年7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财政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国办发[1998]101号),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承担的制定政府公共财产管理规章制度的职能划入财政部,中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产权界定、清查等各项工作由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承担。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但并不承担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基本概念
1.3 基本理论
1.4 文献综述

第2章 公共资源配置方式创新的发展演变
2.1 自然资源领域
2.2 经济资源领域
2.3 社会资源领域

第3章 公共资源配置方式创新的基本情况
3.1 自然资源领域
3.2 经济资源领域
3.3 社会资源领域
3.4 以交易平台建设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改革
的实践探索
3.5 启示与思考

第4章 公共资源配置方式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4.1 顶层设计缺失
4.2 公共产权模糊
4.3 核算基础不实
4.4 创新动力不足
4.5 评估体系缺乏

第5章 进一步完善公共资源配置方式创新的思考
5.1 基本原则
5.2 若干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