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新疆是个好地方:西部地火
0.00     定价 ¥ 79.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6019936
  • 出 版 社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郝贵平,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出版有长篇小说、长篇报告文学和散文集十余种。散文集《大荒漠眺望》获“第三届中华铁人文学奖”、《我的绿洲河》获“第四届中国世纪大采风散文金奖”、“首届中华之魂优秀文学作品一等奖”。
展开
精彩书摘
  苍凉的胡杨林中,浩瀚的“死亡之海”上,他们红色的身影在悄然跃动,近看像一把把火炬,远望像一团团祥云。
  他从长江南北来,他从黄河上下来,他从白山黑水来,还有他和他,他们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黄沙漫漫、断崖林立、寸草也难生的新疆塔里木。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生于不同时代,他们因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走到一起。在他们心中,这里是播撒希望的田野,这里是斩获荣誉的殿堂,这里是梦想起飞的地方,每个人都怀着梦想,要在这里创造辉煌。
  国旗红的工装映衬下,男人们那一张张无数次被风沙打磨的脸庞更显刚毅,女人们的妩媚别样美,男人们夸她们是“瀚海玫瑰”。
  他们自称“塔里木人”。有人称他们是“油鬼子”,做生意的人背地里叫他们“油大头”,意思是“钱多、人傻”,买东西不会砍价。当地人统称其为“穿红衣服的”,因为他们在前线个个都戴一顶红帽子,穿一身国旗色的工作服。
  这一群人很普通,却也很特殊。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在这荒荒大漠上为国家抱出个“大金娃娃”。我们的国家大,人口多,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每天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增加,仅一个北京城,机动车就有600多万辆,哪一个不是天天要喝油啊!千家万户的厨房呼唤天然气这个清洁能源,谁家也不愿在烟熏火燎中做饭炒菜,他们的心里能不急吗?
  为了多出油,多出气,来自五湖四海的石油人在塔里木的荒荒大漠上只争朝夕!
  一支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长期共同拼搏的队伍,必定有共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维系他们的精神纽带。没有共同的理念和追求,很难在塔里木这样严酷的环境里几十年如一日地并肩奋战。
  我走进大漠深处的帐篷和井场,走进山地队的营地和工地,走进远离人烟的作业区,我看见了这些石油人在干什么,但我更想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我很想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心语。
  这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头戴红帽子身穿红衣服的他们,有怎样的情怀,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
  从基地到前线,从城市到大漠,我结识了无数个塔里木石油人。我和他们在帐篷里,在沙漠中,在山地里,在井场上,在雪山下,在各种环境里长谈,听他们讲述自己和塔里木的故事,倾诉对亲人炽烈的思念之情,请他们畅言自己的喜怒哀乐,看他们在荒荒大漠和断崖林立的片石山区挥汗劳作。
  好多次,我听得鼻子发酸,两眼含泪。许多回,我看得心里五味杂陈,感慨万端。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还有这样一群人,在这样荒凉得让人绝望的地方,这样为国家民族日夜大干苦干,如此执着地坚守着我们民族的精神高地。
  渐渐地,我从这些故事中读懂了他们的心,了解了他们独特的家国情怀,也发现了他们共有的精神世界。
  物质的人心只有拳头大,而人的精神世界却上比天高,下比地大。塔里木人的内心世界阔大无比,他们的心里有国家,也有亲人。他们身在大漠,心怀家国。
  塔里木是个大熔炉,许多人在这里化铁为钢,有些人成为钢中之钢。这里的中青年员工,多是石油院校毕业的农家子弟,出自寒门,“草根”而已。当初投身塔里木时,当然不乏“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理想主义者,但更多的人都打着各种“小算盘”,初到塔里木时,并非人人心怀崇高,只是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个较好的收入,尽快摆脱生存困境,甚至是为了早日还清读大学时的贷款,减轻父母的经济压力。许多家在内地的莘莘学子毕业时选择遥远的塔里木,就是看中这里是勘探开发的新区,自己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他们至今也不隐瞒自己当初的这个原始动机。
  ……
展开
目录
大漠深处家国情
准噶尔的石油记忆
古地中海的涛声
天降大任
三个里程碑
吐哈新传
石化领跑者
吐鲁番采油工
希望之路
乌石化的峥嵘岁月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