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的经济全球化研究》:
技术创新一直引领着企业创新,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深刻改变了企业的运行和发展规律,赋予企业以新的运行模式和新的内涵。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技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经济金融全球化、一体化和自由化是主要特征,技术创新将彻底改变企业旧有的规则和方式,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些崭新的运行模式和游戏规则,它包括崭新的企业发展思想、发展模式、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企业组织方式等。
据世界银行统计,1980-1989年,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约上升了30%,国际贸易却上升了41%。战后,国际贸易中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而工业制成品尤其是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不断上升,目前工业制成品已占国际贸易额的70%。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归功于现代科技革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引擎”,此次科技革命表现出与以往两次科技革命全然不同的特征:第一,前两次的科技革命和技术革命泾渭分明。第二,科学与生产不再是“两张皮”,而是进入产、学、研一体化时代。第三,现代科技革命实质是智能革命,这是它区别于以往任何一次科学革命或技术革命的根本标志。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农业经济社会有5000多年,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150-200年的农业社会后向工业社会转变,现在历史的发展又到了经济形态转换的关键阶段。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人们更加关注未来的经济形态,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假设,如“电子技术时代”“后工业经济社会”“信息经济”“高技术经济”“智力经济”“知识经济”等。虽然目前对未来经济形态的称谓尚未统一,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界定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但是21世纪是知识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世纪似乎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知识经济社会同时也将是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加快了对知识的编码整理,使之成为可以在市场上交换的商品,并通过通信网络迅速传播。通过计算机联网,更多的人可以更廉价地获取知识。知识作为一种市场化的产品,它的扩散转化着其他产品和服务,同时创造着新的产品市场。对绝大多数发达国家而言,它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目前,经合组织成员国的经济已在很高程度上依靠知识产业推动其增长,具有相当程度的知识经济特征。
随着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逐步成为现实的经济形态,全球经济系统将面临一次新的国际分工,竞争的胜败关键取决于智力资源及国家创新的能力。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知识经济时代的脚步声也清晰可闻。在前所未有的知识经济形态下,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新的特点,发展中国家遇到的不仅是一种机遇,更是严峻的挑战。在这次分工中,知识经济国家有可能成为向全球经济提供知识、技术、智能和思想的“头脑国家”,而一些无法进入这一时代的国家有可能成为利用这些知识进行物质生产的“躯干国家”。在20世纪曾经极大地抑制发展中国家摆脱对发达国家依附地位的“技术壁垒”,在新的时代可能会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如何在推进现代化的同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避免在国际分工中继续处于依附地位,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形成过程中信息技术革命的作用是巨大的。
其一,信息技术革命对生产的推动作用。基于世界范围内的信息技术革命,使信息成为比能源、物质更加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资源。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支持以及信息产业的发展的依赖程度呈现出逐渐加深的趋势,这表明自物质型经济转变为信息型经济的脚步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在世界经济产业范畴中,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化产业已逐渐成为支柱型产业,各国间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衡量标志。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