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的茉莉花》:
有一次,连队送来了一名小战士,大概十六七岁,是个通信员。这名小战士觉得穿棉鞋走路不舒服,便穿了一双单胶鞋,结果脚被冻伤了。两名女卫生员为他脱下鞋,一人捧着一只脚,用雪搓了很长时间,但小战士的脚仍没有恢复。一名女卫生员便解开棉衣的衣扣,把他的双脚放在怀里暖着,直到他的脚恢复知觉。那名小战士流着泪,不断地说:“谢谢姐姐!谢谢姐姐!”说完,他又举起冻肿了的手,冲我们敬礼。
一个老炊事员说:“你们这些南京的大小姐们,真了不起!”
我们说“大哥,我们当了解放军、志愿军,就不是大小姐啦!”
医务人员去外地执行任务回来,我们都会用雪给他们搓手搓脚,防止手脚被冻伤和坏死。
那时,国内有的奸商收了旧棉花,简单加工后,给志愿军当药棉。这些奸商是乘机发国难财,发战争财。旧棉花上有很多病菌,伤员使用后伤口就被感染了。还有的奸商生产用烂麻绳拧成的绳子,部队用这种绳子拉船或者抛了锚的汽车时,一拉就断了。国内执法部门调查了这些黑心的奸商,对他们进行了处罚。
天气暖和之后,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一些了。国内运来了一些铺板、木杆子,我们把铺板放在木杆子上,上边铺上小褥子,这样晚上睡觉能舒适一些。只是,气温高了,矿洞顶部的冰融化了,总会往下滴水,我们还要把雨布的四个角用木棍撑起来挡水。
后来,部队开始挖坑道。坑道挖好之后,医疗所搬了进去,居住和工作环境好一些了。
到这个时候,我所在的部队还没有上前线,医疗所在这一带的主要任务是做好打大仗的准备,平时只是救治部队中的一般伤病员。
有一天,我看到警卫班的一名战士背着一支三八枪,便问:“大哥哥,这种枪跟我们在南京总医院打靶的那种枪,是一种打法吗?”他说:“不太一样。”我说:“那你教教我吧,上了战场用得着。”他教我“三点一线”瞄准,然后击发;再教我拉枪栓,退子弹壳,再推弹上膛。枪很沉,我举不起来。他告诉我,把枪架在土坡上,瞄准,击发。我很想用他的枪打一枪,但平时是不允许的。这名战士又教我扔手榴弹:先把手榴弹把上的盖子拧开,把拉环套在小手指头上,再往外扔,手榴弹扔出去,拉环就留在小手指头上了。那名战士看看我,说:“你年龄小,力气小,十五米也扔不了,真要打起仗来,你把手榴弹扔出去,要马上蹲到战壕里隐蔽,防止弹片崩回来炸到自己。”我想,我学会了打枪、扔手榴弹,上了战场一定要试一试。我一定要亲手打死、炸死几个敌人。
1950年12月31日17时,志愿军发动了第三次战役。
1951年1月1日,中朝军队在约二百公里的正面战线上发起全线进攻,突破了“三八线”地区敌之防御阵地,向南推进了约一百公里,歼敌一万九千余人。
1951年1月4日,志愿军三十九军侦察队的侦察兵进入汉城。三十九军一一六师三四八团副团长周问樵带领的先遣部队进入南朝鲜总统李承晚的公馆,中朝军队占领汉城。
第三次战役于1月8日结束。此次战役,粉碎了美国在联合国玩弄的“停战”阴谋,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力地推动了全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2月的一天,在614高地阻击英军第二十七旅一个营的进攻战中,四十二军一二五师三七五团一连一排二班副班长、机枪手关崇贵,对敌机低空轰炸扫射忍无可忍,用轻机枪打下了一架向志愿军阵地俯冲轰炸的P-51型战斗机。关崇贵认为自己犯了纪律,正等着上级处分,但上级却授予了他“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记特等功,还把他连升三级,提拔为副连长,并在志愿军各部队推广用轻武器击落敌机的经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