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往事
一
在祖国西南部,云贵高原黔西北乌蒙山麓的水城县南开乡凉山村,有一个叫臭水井的自然村寨。臭水井这个地名源于此地有一水井,因流人水井的水经过之处含有酸性的硫黄,久而久之水流过的地方泥土变为黄色,就像钢铁生了锈一样,且含有些许硫黄的异味而得名。这个寨子地处水城、纳雍、赫章三个县的交界处,被群山包围。在群山之中有大片大片的山坡地,山坡地间零星地分散着小块的平地和盆地。这里的人家住房大多随着两排大山的山脚,依山而建,三家五家或十家八家集中在一起,随着山势的走向绵延十余里。
臭水井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因地势高寒,自古被称为凉山。在民国之前,凉山山高林密,人迹罕至,虎狼成群,是强盗土匪经常出没之地。据臭水井现存的近代坟墓来看,最早迁来凉山臭水井居住的,应该是浙江绍兴的杨姓和江西的符姓。之后,又陆续从毕节等地迁入了付姓、解姓、蒋姓、颜姓、黄姓、郭姓、李姓、曹姓等人家。
在臭水井,符姓是大姓,现有二十余户,其他的均为小姓,各有三五户或七八户不等。自从各自的祖先从不同的地方迁来此地安营扎寨,两百余年间,世世代代和睦相处,相安无事。那么,符姓祖先是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来到臭水井落的脚?据谱书记载和祖辈世代相传下来的零星记忆,可推测符姓人黔始祖江西第二十八世继崇公,于清朝高宗弘历年间,与堂兄继眉公从江西省南昌府丰城县剑池乡桐林里扶岐上社保金华山,就是现今的江西省丰城市丽村镇扶山村的地方出发,一路向西,翻山越岭,风餐露宿,风尘仆仆,经长途跋涉,进入了贵州黑羊大箐,最终抵达了当时属贵州省大定府管辖的水城县南开乡凉山臭水井。继崇公和继眉公为何要阔别富饶之地江西,来到荒蛮之地贵州?至今还是一个解不开的谜。
来到贵州的继崇公和继眉公又为何定居在海拔2000余米、土地贫瘠、交通非常落后的臭水井呢?原来浙江绍兴人杨嵩在距离臭水井三公里的汞山坝子,开办了一个银厂,银厂极为兴旺。因杨嵩没有男丁,只有一个女儿。杨嵩为让他所办的银厂后继有人,便招继崇公为上门女婿。就这样,继崇公在臭水井安家落户,并继承了岳父杨嵩开办的银厂。据曾祖父传下来的说法,在臭水井居住大概一至两年后,继眉公迁到水城县金盆乡凹盆底居住,并在凹盆底安家落户。之后,大概过了七八年的光景,江西第二十九世绪筼公从江西送谱书给继崇公和继眉公,便定居在水城南开街上。
杨嵩给继崇公及其女儿杨氏办完婚事后,继崇公就一心一意协助岳父杨嵩打理银厂。由于银矿所在地汞山坝子山高坡陡,既无水,又无煤,开采出来的矿石,要运到离厂三公里开外的沙冲南麓进行冶炼,炼矿场地面积约占两平方公里,建了若干座炉子,冶炼矿石的灰渣堆积成两座百余米高的小山,当时人们就把这个烧炉炼矿的地方称作杨家炉。杨家炉这个地名沿用至今,属于南开乡凉山村大寨村民组,现在此处还居住着上百户人家。运送矿料极为艰难,均靠人背马驮,路途要翻越一座大山,不得不开山炸石,修筑了一条3000余米的石梯子路。石梯子路迄今基本上还保持着原貌,一直以来为人们提供诸多便利,体现了其存在的价值。
继崇公在协助岳父杨嵩办银厂将近一年后,便与妻子杨氏生下一名男婴,取名为绪璜。继崇公的聪明能干,赢得了岳父杨嵩的欢心,杨嵩将全行家业及银厂交给了继崇公料理,并把办银厂的一切冶炼技术及经验毫不保留地传给了继崇公。继崇公也一门心思潜心学习,学思践悟,不到两年,继崇公便熟练地掌握了办银厂的一切技术。几年时间,继崇公把银厂办得红红火火。之后的十余年时间里,继崇公与妻子杨氏先后生有四子二女,长子绪璜、次子绪强、三子绪刚、四子绪湧;长女早殁,次女老五嫁回了江西丰城,适配大祥州肖姓。
继崇公的岳父杨嵩及岳母去世后,继崇公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将其岳父岳母合葬,修建了一座帽坟。将近200年过去了,现今这座帽坟依然完好无损,每年的清明时节,我们都要去上坟挂青。
万仞高山因为被挖空而塌陷,形成一个2000米见方、四周峭壁悬崖的大盆地,就是现在的落银厂。该遗址面积约二三百亩,有昔日开凿的铅锌矿洞20余个,且多为竖井,深度均在200米以上。少数矿洞保存较好,进洞石梯子多有垮塌,洞门宽高一般在2米见方,东侧的山上,有塌陷或露天开采痕迹,其西南斜坡上,也有些铅锌矿洞。继崇公艰苦奋斗十余年,挣得一笔钱买下了上千亩田地、山林,造福于子孙后代。继崇公买的田地,稍远点的有玉兰八厢田,大寨河边,坞铅新水,纳雍琨寨上马田、下马田,大多数田地和山林均在凉山。
P3-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