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五彩山丹
0.00     定价 ¥ 36.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6819402
  • 作      者:
    刘文兴
  • 出 版 社 :
    敦煌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9-01
收藏
作者简介
  刘文兴,甘肃山丹人。曾从事公安工作。1988年起先后担任县委报道组组长、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乡长,镇党委书记,副县长、县委常委秉政法委书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现任张掖市政协委员工作委员会主任。曾出版散文集《焉支情怀》、随笔集《闲来读史话用人》,长篇纪实文学《路易·艾黎与山丹》,系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
展开
精彩书摘
  《五彩山丹》:
  早在西汉王朝在中原本土完成统一时,匈奴部落在漠北也完成统一。但匈奴真正的强大是从冒顿单于开始的,冒顿单于和焉支山还有一种难以忘怀的关系,他的父亲是匈奴部落的首领头曼,他的母亲是头曼的前妻,后来头曼的小老婆又生了一个幼子,本来按理说头曼要把酋长的位置传给长子冒顿,但他被小老婆迷昏了头,打算要把自己的位置传给幼子,就苦心想出一计,把冒顿派到焉支山下的月氏王国当了人质,这样做既可迷惑月氏王国放松对匈奴的警惕,伺机突然袭击夺取月氏,既就是夺取不了也可激怒月氏王国杀掉人质冒顿。因此等冒顿去了月氏后便很快发兵攻击,但哪知冒顿警觉到老爹的诡计,立刻夺得良马乘乱从焉支山下逃走。至此,头曼懊悔不己,也认识到儿子很有胆识。于是分给他一部分地盘和人马,想让他进一步得到锻炼和发展,将来传位于他,虽已如此,但冒顿对老爹恨之入骨。不久,冒顿就发明出一种射出时能发出声音的响箭,被后人称为鸣镝,来训练他身边的人,下令他的响箭射什么,大家就要射什么,不从者当即处死。最初用在打猎上,后来有一次冒顿用响箭射自己的马,又一次冒顿射向自己心爱的妻子,但每次都有不敢跟射的部下,冒顿毫不犹豫地将他们立刻斩杀。过了些日子,冒顿用响箭射他父亲的马,随行的人没有一个不跟射的,冒顿知道自己处心积虑的训练已经获得成功,于是冒顿最后将响箭射向自己的父亲,头曼就这样死在了儿子的乱箭之下,随后冒顿又杀死了他的继母和弟弟,宣称自己是单于,建立了匈奴汗国,单于在匈奴语中意为“天大的元首”。
  冒顿做了单于后野心勃勃,但他确实也有些本事,先是迷惑匈奴东面的东胡,之前东胡比较强大,很不在乎匈奴,对冒顿杀父自立的行为更加轻视。当冒顿父亲头曼死后,东胡就派人来索要头曼的“千里马”,冒顿忍气给了,不久,又派人来要单于的阏氏,诸位头领咽不下这口气,纷纷请战要和东胡拼个你死我活,但冒顿还是把阏氏送给了东胡。然而东胡得寸进尺,过了一段时间又要求匈奴把与东胡交界双方都不得放牧的空地划给东胡。这时的东胡已根本不把匈奴放在眼里,战备自然松懈,而冒顿经过一段时间已做好了充分准备,表面上答应东胡的要求,但突然发起猛烈攻击,打得东胡措手不及一战取胜占领了东胡。冒顿在月氏国做过人质,非常熟悉和了解这里的情况,对焉支山下水草丰美的辽阔草原和大片耕地垂涎在心,接着又往西打败了和匈奴相邻的月氏,迫使月氏大部向西迁至伊犁一带,一小部分流向祁连山南面的青海一带。从此,匈奴在焉支山下繁衍生息,大规模养马以供战需。冒顿统治的匈奴不断强大,四处扩张,东到辽东半岛、西到西域,南部又收回被中原秦王朝夺取的河套地区,整个面积比中原当时的版图还大。冒顿还宣称他们是夏王朝的后裔,所以中原也有他们的一份,借以向中原王朝发起战争。
  骠骑将军霍去病打得匈奴从焉支山下哀歌败退后,似乎焉支山上用以扮妆女色的红蓝花也不见了,也许是在后来漫长的岁月中流失了,总之在焉支山下再也没有流传下来采其鲜花液汁加入油膏扮妆女色的习惯和做法,常常令人遗憾。好在后来我看到兰州大学一位历史学者的文章说,当时驻牧于焉支山下的匈奴族,已经从西域学会了种植红蓝花,采其汁加入油膏可制成胭脂用以妆扮女色,由此可见这种花是人工种植而非焉支山上自然而生。我又在好多书籍中查找相关资料,方知红蓝花别名红花,可入药,倒使我想起以前焉支山下常看到种有红花,但也未见当染色而用。
  我常想,当惨败的匈奴低吟悲歌从焉支山下顺着祁连山、古弱水向西迁徙时,是否感受到了被他们打败的月氏从焉支山下溃退的心情;而月氏又是否感受到了乌孙被他们逐出焉支山下河西走廊时的心情。我还常想,当年匈奴悲叹:“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不一定就是特指失去了焉支山一带出产的胭脂,无以打扮他们的女人,而是印证出在这场战争中,他们的女人大惊失色,失去肥美的草原,在慌乱中走向茫茫戈壁大漠,他们的女人从此必将辛劳困苦、愁眉苦脸,不知啥时候才能再看到她们那美丽可爱的笑容。我甚至还在想,有人说诗仙李白的绝句:“虽居燕支山,莫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赧玉盘……”就是对北方用胭脂妆扮女色的生动写照,我看也不一定是这样,高原上生硬地风吹拂着,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着,还没有完全脱离茹毛饮血生活的匈奴人。在当时条件下她们也许就是高原上的人特有的那种红脸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二团”。可是在内心的情感上我倒总是希望这个美丽的传说和记述是真实的!有时甚至在想,当时降服大汉的匈奴有部分被皇帝赐为刘姓,也许自己的祖先就是生活在焉支山下的匈奴人。
  ……
展开
目录
引子
焉支风
马场梦
长城魂
艾黎情
佛山缘
后记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