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间寻访水的源头
看青山的最初不是看山,而是看水,寻访一条河流的源头。寻访到后来,便弃河人山,到山岭草木间寻找水的源头了。
家住安源萍水头。
在京剧唱段里,萍水头可以被理解为萍乡安源的任何一个地点。
但当我想要寻找这条名叫“萍水”的河流确切的“头”时,却似乎犯了难。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想当然地认为流过龙背岭的那条河就是萍水河,但后来我看到水系图上,小时候门前的那条河明明标注着福田河——它是萍水河的支流之一,往下游流着流着就汇入了萍水河。
我与一些朋友交流,几乎每个住在萍水河流域几条支流经过的村镇的人,小时候都曾自认为自己家门口的河流就是萍水河。这真是有趣的事情,一条河流被其支流养育着的人们反复错认。
有一天我突然想起来,喝着萍水河水长大的家乡人,了解自己的母亲河吗?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不敢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们在网络上、生活中反复征集和询问,没有一个人回答说真正全程走过了这条河流。绝大多数人,都不能准确指认这条河流和她的源头。不能不说,这是一件遗憾的事情。没有一个孩子真正去深入探寻过哺育自己的母亲河。
我们打算弥补这个遗憾。
这一次,我们打算用脚步丈量自己的母亲河,用最原始最淳朴的方式向一条河流致敬。
行走的第一步,是从查找资料开始的。
当我终于将滋养着这个城市的母亲河准确辨识出来,也第一次对这条河流的源头产生了兴趣。很显然,福田河的源头不是正宗的源头,麻山河的源头也不是,长平河的源头也如此,它们都只是一棵树木的枝条,不是树干。
地理书上说,萍水河发源于萍乡北部的杨岐山。作为一个门外汉,我对“发源”这个词语产生了浓郁的兴趣。涓流汇集而成河,一条河的最初发源之所,是一个泉眼还是一道溪流?这个作为源头的泉眼或是溪流又是否还有更深入更原初的源头?在中学课本里面,山里的流水来源最终都指向了树木的根系。那么,我们应该说萍水河的源头在杨岐山上那葱茏的草木根部?
水文学与人文学在这里显然就像溪流一样出现了分岔。
这个时候,看水终于成了看山。逐水的人探秘一般抵达了山林,抵达了生命与水流的源头。
我用了整整五个小时沿着地图上萍水河蜿蜒的路径溯着源头而去,终于在一个春日的下午来到杨岐。杨岐是著名的禅宗圣地,禅宗五家七宗之一杨岐宗就发源于此,在宋代曾盛极一时。这个说法是我常听也常引用的,但事实上我不得不承认,在更远的地方,我看到一些佛教名山介绍禅宗时只介绍临济宗、曹洞宗之类的概念,并未提及杨岐。文化之河的流转与水流之河有着高度的契合。典籍上说,禅宗五家之一临济宗在宋代分为黄龙、杨岐二派,与五家并称七宗。这就如同人类的宗族树,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家族分支的始祖,但每一个始祖最终都只是另一个更古老始祖的无数子孙之一。我们甚至无法给它们找到绝对准确和清晰的脉络来进行命名。
P3-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