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信仰与社会
0.00     定价 ¥ 58.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5731471
  • 出 版 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2-01
收藏
作者简介

冯波 1965年1月出生于天津。1988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原政治与法律学院副院长(2010—2013)、社会学系主任(2007—2019)。2020—2021年作为教育部第一批银龄计划教师赴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支教、支研,获聘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文化社会学、时空社会学、中国社会学史等。主要著作有《传媒社会学》(主编,2009)、《宗教社会学研究》(主编,2014)、《西方古典社会学理论》(编著,2016)、《时空社会学:记忆和认同》(主编,2017)等。

肖明 博士,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著作有《精确新闻学》(合著,2002) 、《传播学视角下的艾滋病议题:议程设置过程的实证研究》(专著,2007)、《社交媒体上的议程设置研究:方法与路径》(专著,2020)等 。

 

副主编简介: 

杨江林 博士,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馆员,主要从事西南民族史研究,在《青海民族研究》《湖北民族大学学报》《西藏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赵宝晨 博士,三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俄罗斯莫斯科大学、乌克兰基辅大学和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做短期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理论、俄罗斯和苏联文化艺术历史。在《理论学习与探索》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展开
目录

序 言

第一章 导论

一、信仰何谓?

二、信仰何用?

三、信仰社会学何为?

第二章 中国传统社会的信仰结构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一、非宗教信仰——儒家的道德信仰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二、宗教信仰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第三章 丝绸之路与信仰传播

一、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命名

二、盛唐时期的中外宗教文化交流

第四章 当代中国社会信仰结构及其对社会的作用

一、当代中国社会主流信仰及其对社会的作用

二、当代中国社会非主流信仰及其对社会的作用

第五章 红色信仰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功能

一、在文艺作品中可以充分挖掘红色信仰资源

二、红色旅游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第六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机制研究

——以C高校为例

一、研究设计

二、编码分析

三、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

——滇西多族群社会中的三崇信仰研究

一、“三征麓川”:滇西社会的国家记忆

二、三崇信仰的王骥建构

三、三崇庙楹联:王骥形象的塑造

四、王骥:滇西社会的国家象征

五、结论

第八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塑造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塑造的必要性、紧迫性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塑造的条件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塑造的路径

附录 共产主义信仰是怎样“炼”成的?

——以王复生、王德三烈士的信仰建构为例

一、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对比不同的理论,王复生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并影响了他的两个弟弟

二、志士仁人的榜样力量,使王复生坚守信仰、视死如归

三、对捍卫信仰的自我体认,使王复生、王德三“向死而生”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