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怪咖教室(2 我们班很科学)
0.00     定价 ¥ 18.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9715791
  • 作      者:
    王淑芬,王漪
  • 出 版 社 :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怪咖教室一共有十四位怪咖学生,个个身怀怪癖,加上班级老师(三只眼老师)自己也不输学生,拥有“热爱收集各种迷你玩具”的古怪嗜好。
  该书以“科学怪咖”六号同学为主轴,介绍十九项小朋友较有兴趣的科学信息。希望以生活化与轻松诙谐的方式,带领大小读者亲近与你我皆密切相关的基础科学。
展开
精彩书摘
  《怪咖教室(2 我们班很科学)》:
  开学第一天,上课铃声才响,六号便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报告老师,我有一件科学新知必须与大家分享,否则我良心不安。”
  三只眼老师尚未开口,四号便眉开眼笑地接话:“我也有一件新知要与大家分享,否则我良心更不安。今天巷口的炸鸡店买一送一。”
  七号瞪四号一眼:“你的人生除了吃,还有别的事吗?”
  四号也回瞪一眼:“没有吃,你还会有人生吗?”
  三只眼老师大喝一句:“不要逼我在第一堂课就罚全班背班规。”
  五号立即跟上:“可怜的阿尔萨斯,你在本班简直像在地狱。”
  六号在二号也准备开口时,先抢下话题:“20世纪70年代,生物学家在美国黄石公园的热泉中,竟然发现拥有古老DNA的微生物。想想看,热泉耶,热腾腾滚烫烫的沸水耶。而这些微生物居然没有被沸水杀死,反而欢天喜地地生长着。”
  三只眼老师点点头:“很好,我在《科学月刊》看过这篇报道,这类生物被命名为嗜极生物,意心EB是它们可以活在极端的环境,比如极酸、极碱、极热、极冷,甚至有的耐辐射。但这不是科学新知BB?”
  六号露出无限慈爱的表情:“老师您有阅读《科学月刊》,我很欣慰。当然嗜极生物不是新鲜事,它又称嗜极端菌,大多属于古菌。现在,我就要宣布我的科学新知了。我惊讶地发现,我们五年一班根本就是由嗜极生物组成的班级:一号嗜宗教、二号嗜汽车……”
  “这件事,不必靠惊讶也能发现。”十二号皱起眉头,“早在上学期,我就对别班提供过这则情报了。二班的班长还说,她觉得我是个极端敏锐的情报员。”
  二号插嘴补一句:“尽管我一向低调与含蓄,但我也不得不承认,我是个极端优秀的汽车观察家。老师你知道近来的油电混合车技术已有很大突破吗?”
  十一号忽然露出悲伤的表情:“很显然,嗜极生物是无法收集的。我家的空气一点也不酸、不碱、不冷、不热,而且也没辐射。”
  “谁想住有辐射的房子?你很非黑非不痴呵。”三号猛摇头。
  十一号大声抗议:“三号骂我白痴。哼,别以为你使用密码我就不懂。”
  三只眼老师干脆在黑板写下几个字:“临时班会。”然后说,“我觉得嗜极生物这个科学话题不错,虽然你们以极不科学的方式进行讨论。我倒想知道,本班有哪些人物是不极端的?如果我一定得任教于这个极端的班级,我该怎么做,才能让大家极端满意?”
  八号与十三号一起举手:“我们有办法。”
  八号说:“根据老师你的星座,任教本班绝对没问题。”
  十三号也拨拨头发,一派轻松:“其实,我今天一早就在教室四个角落各洒了八滴盐水去邪。是粉红色玫瑰盐,能增进幸福感。”
  九号则一面在纸上写着,一面宣告:“本班最极端的前三名,依序是:九号、三只眼老师与十四号。”
  七号有大发现:“咦,你的排行榜跟以前不一样,有变化了。”
  九号回答:“此排行榜名为‘极端公正排行榜’。十四号因为上学期帮我复习音乐测验,所以勉强登上榜单。”
  十号说:“这个排行榜问题很大,把自己列入榜单,一点也不公正。但如果是极端智慧排行榜,第一名毋庸置疑是我。”
  三只眼老师看着墙上的时钟,叹了一口气:“你们已经以行动证明,我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嗜极人类。”
  全班鸦雀无声,一起望向讲台上的老师。三只眼老师解释:“除了我,世上还有谁能平安地存活在这个班级呢?”
  “而且还欢天喜地地活着。”六号最后下了结论,“老师,您真是嗜极生物界的奇葩!”
  嗜极生物,又称嗜极端菌,这些单细胞生物可以在“极端”的环境中生长繁殖,比如:极酸、高浓度的重金属中,甚至是岩石内部或核子反应器附近。举例来说,在零下30摄氏度的冰川地带,有一种跃尾虫能抵抗低温,身体居然不会“结冰”。
  近日,天文学家也有类似的新发现。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星系演化探索卫星的观测数据,在传统恒星形成理论中,发现了本不该出现恒星的地方,竞有新恒星正在诞生,天文学家将之称为星际嗜极天体。也就是尽管在气体稀薄、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只要有一丝气体存在,这些星际嗜极天体依然会出现。
  所以最好不要在描述科学现象时,使用“必须、一定”的字眼,至少应该强调“这是目前为止的发现”,因为说不定哪天又会有新证据,完全改写以前的说法呢。
  ……
展开
目录
嗜极生物
杏仁核
海马体
辣度量表
味觉
嗅觉与情绪
过敏
皱巴巴的手指
打哈欠
铅笔
石头纸
脸盲症
阿尔茨海默症
光合作用
斑马
蝴蝶效应
外星生命
间冰期
搞笑诺贝尔奖
附录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