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是天上来的吗?
长白山上有一个椭圆形的大池子,名字叫天池。这个大池子在长白山脉的最高峰——天池火山的顶部,是中国最大、最深的火山口湖。
冬季,褐色的山峰上布满了白色的冰雪,就像在巧克力蛋糕上洒下的白奶油。到了夏季,天池火山被绿树包围,天池就像一块镶嵌在山间的碧玉。那这个美丽的天池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啊,天池虽然表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但是它的底部其实是多次喷发的火山口。这个火山口湖最近一次发怒是在1702年,火山平静后,冷却后的熔岩似乎不希望火山再度发怒,堵塞了火山口,暂时将火山口封闭起来,形成了一个中间往下凹陷的洼地。
长白山的雨水和雪水慢慢填满了这个洼地,就形成了这个大池子。天池的气候寒冷湿润,蒸发量低,这让天池里的水得以很好地保存下来。
长白山天池被四周的山峰环绕着,唯独在北面的山峰间有一个缺口,就像是大自然忘记了填补似的。这个缺口在古代被称为闼(tà)门。而天池里的水就是从这里往北流,形成了乘槎(chá)河。乘槎河的尽头在山峰间一泻而下,形成了高达68米的长白山瀑布。
天池里有怪兽吗?
1962年8月的一天,吉林省气象器材供应站的工作人员同往常一样,用六倍双筒望远镜眺望远方,发现长白山天池“水面上,浮出两个动物的头,前后相距两三百米,互相追逐游动,时而沉入水中,时而浮出水面。有狗头大小,黑褐色,身后留下人字形波纹”。
天池有“怪兽”的说法一直存在,而且多年来,一直有“怪兽”目击者。目击者们的描述也不同,有的说其头小、颈细、体形庞大,貌似恐龙;还有人说像小船、像水牛、像狗、像水獭……
其实,在清代就有相关著作描述了长白山天池里的大怪兽,像《长白山志》里记载着天池怪兽的样子:“大如水牛”“吼声震耳”。《奉天通志》也记载着:“白池中有物出水,金黄色,首大如盎,方顶有角,长顶多须,低头摇动如吸水状……均以为龙,故又名龙潭。”
那么,天池“怪兽”到底是什么呢?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后来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所谓怪兽,是在湖水中嬉戏的大鱼或水獭。天池虽然大部分时间冰封雪盖,但还是有大鱼存在的。东北的河湖普遍结冰期长,却没有妨碍各种鱼类生活繁衍。天池下面还有几处断裂带,有地热上涌,使得天池有几处地方冬天最冷的时候都不结冰,更适合鱼类过冬。很多鱼类有上溯到河流上游产卵的习惯,每年六七月鱼儿沿着松花江等河流奋力向上游的时候,爱吃鱼的水獭也循着鱼的踪迹来到了天池,在天池捕鱼、嬉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