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第一龙潭——天龙九瀑
天龙九瀑景区位于“雪水云绿”茶的故乡——雪水岭东麓。距县城30公里,与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纪念馆近在咫尺。
驱车穿过雪水岭隧道,洞口一块“雪水岭风景区”的石碑屹立于公路边,左转即是天龙九瀑景点,古称龙潭瀑布。
据史载:龙潭瀑布位于新合西北部雪水岭。瀑高25米,宽1米。崖壑飞流,如雪霰交下,景色优美。岩壁冲刷成槽,中呈黑色,两侧呈暗红色,并列极规则,犹如乌龙潜卧水中,蔚为壮观。其下有龙潭、龙王庙。
龙潭瀑布自古驰名,从光绪浦江县志稿卷十三中查考得悉,南宋户部尚书进士毛洪(建德人)曾撰《泄水龙王庙记》一文,文中记载:“在县东北近桐庐界泄水山,宋绍定三年,建邑人毛洪有纪云”,“钚浦皆山也,其界桐庐僻坞,有山于东,名日泄水。山以水为名,岂山下出泉之义乎?”其意是围绕“浦”的地方四周都是山,而在桐庐界内偏僻山坞,有座山位于东面,山名叫泄水。这座山以水为名,是不是山下出泉水,而取其意。“群志虽无所考。然自绍兴庚申跨今凡百余”,志书上虽无记录也无所考查,但从绍兴庚申至今也只有百余年,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断,泄水从绍兴庚申开始有名。其间“崇山峻岭吞云吐雾,古木苍藤含烟罩目,皎皎乎如鳞斯辉,凛凛乎如角斯触,半山飞瀑之泽也。一江卷雪涧也,澜弛朝暮晦明。万千形状”,描写了大山的优美风景。“邦人异之,谓有灵物在焉,孰为灵龙是也。”大山中竟有如此优美之风景,大家都感到非常惊奇,认为有灵物在山中,最熟悉的就是灵龙。“春秋左氏传日:深山大泽实生龙蛇。晋赵至传日:龙啸大野,大而深邃,而又容时飞时潜,隐见变化,腾百川而洽万物,谓之灵也则宜。”春秋左氏传认为:深山大泽是生龙蛇之地。而晋赵至传认为:龙啸深山老林,大而不可捉摸,时而出现,时而隐藏,只能隐隐约约看见它的变化,飞腾在百川之上而滋润着万物,说它灵也比较恰当。“于是信之、敬之,且记岁早用祷则有验。”于是就相信它、敬仰它。而且还有早年祈祷求雨灵验的记载,所以更加相信。“初焉一邑,次又一郡,又次则杭越衢婺,闻风而至者总总也。”开始时一个县的人相信,后来一个州的人相信,最后杭州、越州、衢州、婺州的人都相信了,闻风而来的人越来越多。这是目前发现对雪水龙王庙灵验之说的最早文字记载,其当时盛况究竟如何,后人不得而知。
清嘉庆二十年,翰林院编修戴殿泗回浦江省亲,正值当地大旱,稻田龟裂,禾苗枯黄,遂与乡民沐浴更衣,做好抬轿,在天未明前,往泄水九龙潭求雨。时辰一到,先是焚香祭拜,然后由长者念龙王咒。在火把的照耀下,只见潭水向上翻涌,小鱼小虾浮起跳跃,司仪就用法器舀起鱼虾放入瓶中,装到带来的轿中抬下山去。途中忽闻檀香自空而至,馥郁殊甚。过了几日,乌云显现,大雨滂沱,旱情顿除。为此,戴殿泗写了一篇《泄水龙王庙灵应记》。回京后,把求雨的情况写成奏章,呈送嘉庆皇帝浏览,帝阅后感其恩泽于民,遂降旨,赐封“泄水龙潭为神州第一龙潭”。
源自于大自然恩赐的龙潭瀑布因戴殿泗的一篇《泄水龙王庙灵应记》而更加名噪一时。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欲亲自体验和浏览古老而又神秘的龙潭瀑布,车可直接开至大门口。
进入景区,前行百步就可望见一山峰高耸人云,有一水柱从山嘴喷薄而出,如一条洁白的哈达从山腰抛向人间,抛给四方来宾。飞溅而出的水星随风飘飘洒洒,宛如来自天外之圣水,偶尔落到脸上,竟觉得清凉而惬意,恰似景点以最尊贵的礼节,欢迎客人的到来。据说这就是龙头山,山嘴即龙嘴,从龙嘴喷薄而出的圣水飞溅到身上,还真有吉祥之意。
悬崖如壁的山峰旁有一小庙,大门正中央悬挂着“龙王庙”三字的匾额,出自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诗句,作为楹联悬挂两边。
P20-22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