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实践者
0.00     定价 ¥ 30.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6723993
  • 作      者:
    力立
  • 出 版 社 :
    云南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2-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一本好书,总会留给人们很多思考。 《实践者》正是这样一本令人回肠荡气、有很多创新点的好书。 作家力立同志利用业余时间,以计划生育为突破口,以真挚的感情、细腻的笔调刻画了一位傣族青年的成长过程,歌颂了我们的民族团结和党的伟大。
展开
作者简介
力立,原名黎云富。1958年7月16日生于昆明。
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班经济与法律专业。
坦然率直、嫉恶如仇、宽容大度、不卑不亢的性格使生活之路较为坎坷。当过农民、教师、共青团干部,干过整整8年的“天下第一难事”,现在中共昆明市委宣传部工作。
工作认真,主动积极,爱岗敬业,极富创造性,追求在单位时间内出效率,连年被评为区、市、省和国家先进工作者。
相信做比说好。业余时间酷爱写作,善于利用和优选时间,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1976年开始发表习作。主编和责编过《官渡区人口志》、《官渡国策魂》、《春城双拥情》、《官渡卫生新貌(画册)》等9本书籍;撰写了云南省第一个计划生育电视专题片《为了明天》;歌曲《春城祝福您》获第五届全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一等奖;发表过散文《鸥趣》、《花山》、《红土情》……民间故事《蛟龙戏金汁》、《吴井水》……和各类论文百余篇;著有书籍《风雨人生路》、《高原魂》等。
爱下班就回家、爱熬夜看书爬格子、爱与同学朋友小酌、爱打保龄球、爱登山旅游……最爱生养自己的红土地和四季如春的故乡昆明。
展开
精彩书摘
西双版纳,一个神奇、富有、历史悠久、美丽怡人的地方。西双版纳,一个蕴含着无尽的美丽传说、孕育了诸多名人的神秘之地。
西双版纳,多少诗人、作家浓墨重彩地赞美着你,你是“皇冠”、你是“绿宝石”、“你是“植物王国”、你是“动物王国”、你是“普洱茶乡”、你是“橡胶基地”、你是孔雀……你是野象……
西双版纳,多少知青、少年饶有兴致地倾诉着你,咏叹青春年华的流逝,回首宝贵的人生“第一次”,知青的后代们想去探个究竟……
西双版纳,你是一位光彩诱人的少女,每位过客都挡不住地要驻足观望,流连忘返;你是一颗璀璨的宝石,嵌在祖国的南疆熠熠发光;那一座座傣家竹楼、一座座哈尼(僾尼)、拉祜、布朗、基诺族的村寨隐藏在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山峦沟谷旁、白云淡雾中,鲜花绿树是他们永久的伴侣,四季鲜果、飞禽走兽是他们相依的近邻,自然、和谐、完美,一个永久的谜。
西双版纳,一个世界的神话。君不见,在世界版图上,你是北回归线上沙漠带中独领风骚的一块绿洲。你的东面是加利福尼亚沙漠、墨西哥荒漠;你的西侧是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叙利亚沙漠、内夫得沙漠、内忑沙漠、鲁布一哈利沙漠、巴基斯坦沙漠、印度塔尔沙漠。惟有你林海莽莽,鲜花灿烂,气候润泽,荆藤飞舞,奇珍异兽,生机盎然。
西双版纳,你是民族风情的宝藏,你是与世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黄金水道”。澜沧江一湄公河,世界认识了你。8万部之多的傣文贝叶佛经和500多部民间叙事长诗,让人叹为观止;浩如烟海的哈尼、拉祜、布朗、基诺等民族的口头民间文学让你激动非凡;来段傣族优美的孔雀舞、象脚鼓舞、集体舞,哈尼族的竹筒舞,拉祜族的“三跺脚”,基诺族的大鼓舞……包你心花怒放,心旷神怡。看看傣族的丢包、纺线场上的求偶,哈尼族的“抢婚”习俗,布朗族的3次婚礼,基诺族的以花为媒,瑶族的咬手定情……包管让你不识归途,回味无穷。你会为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所感动,你会被西双版纳深厚的文化底蕴所震颤。
西双版纳,一个人才的摇篮。许是绵绵雨季让人多情,还是莽莽林海赋人神秘,是大象启迪人勇敢,还是孔雀开屏给人以灵性,这里产生了傣族著名舞蹈家刀美兰,这里放飞了白族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这里还孕育培养了一个奇男子,一个当过“小和尚”、歌舞团舞蹈队队长、团州委书记、代县长、州长……的帅哥俊男、一个捕捉机遇的能手,一个弃艺从政,专干好事、实事、大事的,能上能下,心襟坦白的好党员、好干部刀爱民。让我们从他的诞生地、他的故乡来追溯他的故事。
橄榄坝,被称为傣家的“孔雀故乡”、“勐樟芭纳管”即远古的神奇王国。它由曼松满、曼听、曼戛、曼乍、曼竖等数十个有着浓厚傣族家宅风格的村寨组成勐罕镇。在这里,佛寺和傣家竹楼掩映在椰林绿树丛中,形成天然的大花园。这里是西双版纳傣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热带雨林风光最具代表性的地方,这里有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活动场所,有斗鸡场,有原汁原味的高升场、赶摆场、烧烤场和手工制作区,有露天剧场和泼水广场,还有景色秀丽的龙凤湖风光。
假如把西双版纳看做一只孔雀,那橄榄坝就是最美丽的“孔雀尾羽”。
假如把西双版纳比做一个桂冠,那橄榄坝就是镶嵌在桂冠上的“绿宝石”。
1947年7月13日,刀爱民就出生在这个清秀美丽、风景如画的地方。
他一落地,父亲康朗乌——一个饱经沧桑的傣家汉子和母亲王纳炳就给他取了一个好听又响亮的名字艾香(艾,即傣语的男孩;香,即珠宝之语)。按照傣家的风俗,男孩必须到寺庙当和尚才会有出息,否则就会被歧视,被认为是没有教养、没有文化的人,即便长大成人也不会被认为是男子汉。
为了使小艾香长大有出息,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母亲王纳炳和他的养父艾少邦——一个备受乡邻尊敬的“摩雅”(医生)在他6岁那年将他送进寺庙,当了个光头小和尚。在寺庙里,小艾香学佛经认傣文,认真刻苦,深受同伴的羡慕和佛爷的喜欢。
打座、诵经、习文、写字,小艾香在佛寺中如鱼得水,他想,我一定要好好学,认真做,长大了也做一个受人尊敬的大佛爷。
就在小艾香进寺后的第四个月,橄榄坝小学的第一任校长杨本鸿和启蒙老师张敏见他聪明伶俐,勤学好问,悟性高,定力好,一方面积极做父母的工作,一方面做佛爷的工作,当双方工作做通后,把当了4个多月小和尚的小艾香从寺庙中接进了橄榄坝小学。
艾香上学了。 他不做小和尚了。
这在50年代初的橄榄坝着实掀起了一阵旋风。但边纵出身的张敏顶住了来自各方各面的议论、压力,硬是留住了艾香。他深知在少数民族地区,在全民信仰小乘佛教的傣族地区办学的艰难,然而我们的事业需要接班人,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需要接班人,我们的党需要接班人。
艾香的父亲是个有影响的摩雅(医生),做通他的工作会使更多的傣家子弟从寺庙中转到学校中来。
艾香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做好他的工作可以影响和鼓励其他孩子到学校来
展开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引言
生于版纳 情浓于水
舞动版纳 赞美生活
多姿版纳 青春放歌
振兴版纳 夯实基础
发展版纳 招商引资
离开版纳 狠抓国策
回眸版纳 明天更好
后记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