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独自穿行在河谷中,不时被身边的美景所震撼。我很喜欢这样幽深的河谷,植被特别茂盛,河水清澈,水量不太大,不时还有一些溶洞出现,显得格外神秘。虽然是深冬季节,但仍有难以掩饰的生机。这里是九万大山,位于广西北部,九万大山的“九万”并不是数字,而是壮语“九怀”(水牛头)的读音,意思是“水牛头山”。这里峰峦起伏,崖壁幽壑,茂林修竹,河流深切,峡谷众多,是广西十大水源林区之一,罗汉松、伯乐树、南方红豆杉、合柱金莲木、桫椤、紫木、黄檀、楠木、金丝草等珍稀植物常能见到。
这里属于亚热带气候,夏季毒蛇、毒虫比较多。我被咬过,心有余悸,所以特地选择冬季来这里。我此行没有带向导,选择独自行动,白天在山里考察,晚上住在当地人的寨子里。
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有大鲵、穿山甲、野猪以及鼋、蟒蛇、熊猴、林麝、金钱豹等珍稀濒危动物。我连续观测了几天,遗憾的是并没有太多收获,不知是不是动物们白天活动较少的缘故。但是我没有灰心,继续上山,到了以前没到过的地方。这里没有路,我用一把柴刀开路,十分谨慎地走着。
我找到一个合适的观测点,所处的位置相对比较高,用望远镜观察树林中的动静。突然,我发现一个移动的影子,仔细一看,是一个动物,大小很像一匹狼,但它皮毛棕红似乎又像野猫。我凭经验认出这是一只狐狸,是赤狐,尾巴比较蓬松。我有些激动,终于在白天看到动物了!
赤狐这种动物相对比较多,它听觉、嗅觉都很发达,性情狡猾,行动敏捷,喜欢单独活动。它通常在夜里出来活动和捕食,白天隐蔽在洞中睡觉,长长的尾巴有防潮、保暖的作用。在荒僻的地方,它有时也会白天出来寻找食物。它的腿虽然较短,爪子却很锐利,跑得也很快,追击猎物的速度可达每小时50多千米。
赤狐的动作快速又鬼祟,看样子是在接近猎物,应该是有了明确的目标,可惜我暂时还没发现目标。野生动物捕食的场面是很难得的,我当然要仔细观察,不能放过。我又检查了一下自己的隐蔽情况,不能被发现,也不能因过于专注观察而忽略被别的动物袭击的危险。这是有经验和教训的,并不是耸人听闻。
我顺着赤狐的目光往前看,试图找到它的目标,但瞪大眼睛看了一会儿,什么也没看见。它前方几十米只有杂草乱石,再往前就是一片开阔地,零星有一些比较高大的南方红豆杉树。我心中不由得产生一些疑惑——莫非我判断错了?难道赤狐只是在散步吗?
突然,赤狐四足腾跃,加速向前冲。我的眼前一花,恍惚间看见赤狐前面大概20米远的地方有什么东西突然蹦起来,并快速分开来,向前面的开阔地跑去。我惊呆了,定睛细看,原来是一大一小两只动物。它们都没有角,小的类似小鹿,但肚子有些大,大的不到一米长。距离远看不太清楚,隐约看出毛色呈灰褐色,并有一些纹路,形成比较好的保护色,所以刚才趴在那里,我都没看出来。
我对当地分布的动物已有详细的了解,大致判断出这是林麝。它们是各种麝中体型最小的一种,四肢下部的毛比马麝的还要短,并紧贴皮肤。
林麝与大自然浑然天成的保护色还是没能逃过赤狐的眼睛和鼻子,赤狐可是以狡猾出名的。
据当地的科学工作者说,林麝是一种警惕性很强的动物,视觉和听觉非常敏锐,往往不等敌害接近就逃离或避开了。这次似乎反常,两只林麝应该已经发现赤狐,却如同想要赌一赌似的一直没动。这是要拿命赌一局呢,还是存在着也许赤狐发现不了它们的侥幸心理呢?野生动物生存艰辛,一旦判断失误,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它们一般是不会赌的。我感觉其中另有隐情。
幸亏望远镜性能不错,它们在开阔地上,我能看得比较清楚。那头个头较小的林麝肚子很大,应该是头雌的,并且怀孕了,行动不太灵活。大个的应该是雄的。两头林麝应该是一对,雌的行动不便,所以雄的冒险陪它隐蔽,力图躲过赤狐的眼睛。它们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动,一动就暴露了行踪。
不过今天它们低估了这只狡猾的赤狐——它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却在迅速地接近林麝的藏身地。
两头林麝意识到已经暴露,处境十分危险,只能逃跑,不能在那里等死。赤狐也不再“演戏”,发起了猛烈的冲锋。它不算是特别厉害的动物,但在捕猎时动作异常迅捷、凶悍。它恨不得一下子抓住林麝大吃一顿。大自然是美丽的,但也存在着残酷的生存法则。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