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儿吹过春天的沂河,河水缓缓地流淌着,好像是陷入了绵长的回忆之中——
很久以前,在这样一个暮春时节,孔子穿上新裁的春衣,与四五个年轻人、六七个孩子结伴在沂水里沐浴,来到舞雩台上吹风,然后唱着歌儿一同回家……
可是现在,沂河边已经没有了须发飘飘的孔子,这条大河又流淌了数百年,流淌到了公元三〇三年的晋朝。
看,前面就是琅琊国的临沂县了,那儿正栖息着一对大鸟,它们是在寻找美味的食物,还是在寻找甘甜的饮水?
沂河好奇地转了一个弯儿,向大鸟流去。
噢,那对大鸟原来是两座山丘—人们叫它们“金雀山”和“银雀山”。
沂河在山前徘徊了一会儿,继续弯弯曲曲地向前流。
“看,沂河变成了一个大大的‘之’字!”一只从南方归来的小燕子说。
“可是,这个‘之’字还缺少一个墨点儿啊!”另一只小燕子说。
很快地,小燕子就发现,沂河已经在金雀山和银雀山之间悄悄地留下了一个水珠儿—那不正是“之”字头上的墨点儿吗?
“让我们一起飞—飞向那个晶亮的墨点儿吧!”小燕子拍拍翅膀。
“可是,‘之’字头上的墨点儿应该像我们一样乌黑呀,谁能将它染黑呢?”另一只小燕子凝神思索着。
“这不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在哪儿安家,这对我们将要出生的小宝宝很重要!”
两只小燕子比翼齐飞,那个晶亮的小点儿在它们面前越变越大,原来那是一个大大的池塘!
“看,池塘边的那户人家有高高的殿堂,有结实的房梁。这正适合我们在上面安家!”
“是的,我还发现这个池塘名叫‘洗砚池’,这一定是一户书香之家,就是这儿了!我们落在房梁上休息一会儿吧!”
“欢迎你们,新来的客人!”檐前的一只老麻雀说,“你们知道吗?这儿居住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名门望族—琅琊王氏。”
“这个家族的声望是那么高,权势是那么大,”另一只老麻雀叽叽喳喳地接过话头,“琅琊人都把他们看作司马氏皇宫上的一件最闪亮的瓷器—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还有什么比瓷器更高贵呢?民间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王与马,共天下。’”
第一章 沂河边的小燕子 / 001
第二章 金雀山上 / 008
第三章 洗砚池畔的孩子 / 016
第四章 馒头的启示 / 024
第五章 枕头中的秘密 / 032
第六章 鲤鱼的婚事 / 038
第七章 白鹅的羽毛 / 045
第八章 一“湖”美酒一“河”鹅 / 052
第九章 天狗食日 / 059
第十章 荧惑星下 / 066
第十一章 南迁的燕子 / 074
第十二章 东床快婿 / 082
第十三章 一群白鹅跳下河 / 088
第十四章 十八缸水 / 096
第十五章 黄庭换鹅·书扇济贫·妙书春联 / 103
第十六章 麈尾飘飘 / 112
第十七章 一个亭子的梦 / 119
第十八章 梦一样的《兰亭序》 / 127
第十九章 高飞的白鹅 / 134
第二十章 王谢堂前的燕子 / 142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