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年少的黄旭华喜欢坐在岩石上,一个人对着蓝色的大海,看那些大船和小船扬着白帆驶向远方。
他梦想着,将来有一天,自己能成为一名骄傲的船长,胸前挂着望远镜,站在高高的船头,指引大船行进的方向……
有一天,他找来一些木板和旧渔网,“制造”出一艘小船,还在船底开了个洞,放进一些木炭。木炭点燃后,小船像蒸汽船一样冒起了青烟……当然啦,这样的船是不可能开动的。
那是战争年代,日本侵略者的飞机把他的小船和渔民们的渔船、房屋,都炸成了碎片。爸爸给他擦去眼泪,安慰他:“孩子,不要哭,炸弹能炸碎小船和房屋,却永远炸不碎中国人的梦想……”
上小学的时候,日寇的飞机天天来轰炸,老师只好带着他们,躲进密密的甘蔗林,支起小黑板,继续上课。
在艰苦的少年时代,他学会了弹扬琴、拉小提琴、吹口琴,还学会了制作轮船和飞机模型。他常常想,要是这些轮船和飞机能变成真的,该有多好啊!
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虽然被战火驱赶着,四处漂泊,辗转求学,但他仍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国立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
“从现在开始,我要把小时候被炸毁的船,重新制造出来!”
站在黄浦江边,望着远方的出海口,他和同学们一起暗暗发誓:一定要为贫弱的祖国,造出最坚固的大船!
他们个个都像年轻的、勇敢的水手,每个人都扬起了梦想的风帆,渴望去大海远航。
在一张张图纸上,他无数次设计和描绘着心中的大船。
1956年,在新中国的天空下,两个相亲相爱的年轻人,幸福地走到了一起。新娘叫李世英。从此以后,李世英成为黄旭华一生的伴侣和战友。
一年后,他们的大女儿出生了。女儿的小名叫“海燕”,在爸爸心目中,海燕就是大海的女儿。海燕刚学走路时,爸爸就给她穿上了漂亮的海魂衫……
可是,从海燕出生后第二年开始,爸爸就经常离家,去往“远方”,一去就是大半年。爷爷、奶奶、伯伯、叔叔和姑姑们,还有外婆一家人,谁也不知道海燕的爸爸去了哪里。
也许,只有海燕的妈妈知道黄旭华去了哪里。
妈妈对海燕说,爸爸是“国家的人”,爸爸去哪儿了,这是国家的秘密。
迎春花、桃花、梨花开了,他没有回来;石榴花和荷花开了,他还是没有回来;金桂、银桂和丹桂开了,他仍然没有回来;下雪了,蜡梅和红梅都开了,他在哪儿呢?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海燕都上学念书了,可是,她每天见到的,仍然只是相片上的爸爸。
“妈妈,爸爸是不是‘失踪’了?为什么这么久还不回家?”
妈妈说:“也许,你爸爸……已经变成了一头蓝鲸,游进深海里去了……”
“不,我不要爸爸变成蓝鲸,我要爸爸!爸爸,快回来吧……”海燕哭着摇妈妈。
妈妈紧紧地搂着女儿,在心里默默呼唤:“旭华,你一定要平安回来啊!”
在这以后的很多年里,黄旭华经常一出门就是好几个月。
后来,海燕最喜欢画的图画,就是爸爸变成了一头蓝鲸,和鱼群一起,在深深的海洋里畅游……
在黄旭华“失踪”的日子里,他的父亲去世了。老父亲一生最牵挂的人,就是旭华。可是直到临终,他也没能盼到儿子回来。
年迈的母亲,也天天想念自己的儿子,想得眼睛都快失明了!
可是,儿子还是没有回来……
没有回来……没有回来……没有回来……
直到有一天……
已经长大的海燕——她现在的名字叫燕妮,和妈妈、奶奶、叔叔婶婶们,从报纸上看到了一个喜讯……
1988年4月,新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代核潜艇,将在辽阔的南海下水,展开深潜试验……
这时候大家才明白,黄旭华为什么“失踪”了30年!
原来,他是和许多科学家、工程师一起,去了一个秘密的地方,为我们的国家设计和研制核潜艇……
制造真正的核潜艇,可不像他小时候用木板和旧渔网“制造”小船那么容易!当时,中国科学家拥有的核潜艇资料,实在是太少了。
曾经,他们把偶尔得到的外国核潜艇玩具模型,拆了装,装了拆,反复琢磨,先是设计制造出了一艘25米长,可以在海水里航行的潜艇模型;后来,又设计制造了一艘与真的潜艇一样大小的木制潜艇模型,在海上进行各种试验……
光是核潜艇的外形,他就设计了无数个方案。
一沓沓图纸,像山岩一样堆积在他身边。是常规线型好,还是“鲸型”好?哦,不!也许是水滴线型更好!他想,最好的潜艇,一定是跑得快,声音又小,还不会轻易被敌方发现……经过无数次试验,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最终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水滴线型艇身的方案。
这是一项神圣的、绝密的“国家使命”——核潜艇工程。所有参与的人,都隐姓埋名,从家人身边“消失”了。
黄旭华,就是核潜艇工程的总设计师。
燕妮想象着,那艘巨大的核潜艇,应该像一头巨大的蓝鲸一样!黄旭华年迈的母亲,却无法想象自己的儿子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燕妮只听见奶奶在喃喃自语:“唉,30年了……旭华的选择是对的!有国才有家啊,国家强大了,才有我们家家户户的幸福平安!孩子,妈妈为你自豪啊!”
首次深潜试验,黄旭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和自己设计的潜艇一起潜入海底,去完成极限深潜试验……
核潜艇带着勇敢的他和无畏的战友们一起,缓缓潜入深蓝色的大海……
下潜,下潜,再下潜……
这时候,他好像真的变成了一位骄傲的船长,正骑着一头巨大的蓝鲸,畅游在海底的童话世界里。
鱼群、珊瑚、海星和漂动的海草,都在为他舞蹈……
这一天,燕妮把杂志上登载的爸爸的故事,念给奶奶和妈妈听:
“……他是中国核潜艇工程的总设计师,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都是在他手上诞生的!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乘坐自己研制的核潜艇去完成极限深潜试验的科学家……”
“啊,真是太伟大了!爸爸,我们为你骄傲!”
望着远方的天空,燕妮在心里默默地、深情地说道。
亲爱的少年朋友们,我们要讲述的这位科学家——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的故事,该从哪里讲起呢?
哦,就从1924年,他出生的那年春天讲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