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总是有办法》是美籍旅德畅销书作家霍利-简•拉伦创作的经典作品,情节曲折、语言幽默,讲述了一个关于传承与爱的温馨的家庭故事。
★作者霍利-简•拉伦不仅是畅销书作家,还活跃于广播电视以及电影行业,做过记者、电台播音员和编剧。她曾荣获多项国际大奖,包括国青少年文学奖、德国唱片评论家有声书大奖、国犹太图书馆协会奖等。她的作品被翻译成12种语言,畅销多个国家。
★作者以精彩的笔触,描绘出一个女孩成长的故事,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随着主人公一起体味家庭的欢乐和温暖,明白每个家人的一生都很重要。
★著名旅德作家程玮倾情翻译,毫无翻译腔,精心打磨的译文力求呈现文字最本真的姿态,让孩子收获原汁原味的阅读体验。其翻译的代表作有《文字商人》《珍妮的肖像》等。
★这本书将诸多深刻的道理融入文字之中,比如:乡愁、传承、家庭、友谊、爱、透过现象看本质、珍惜旧物,等等。
★本书精美的插图和精致的装帧与这本书的气质相互契合,营造出文学与视觉的双重体验。
小女孩斯黛拉
有一个叫斯黛拉·阿丽莎·门策尔的女孩,她拥有一块大大的、美丽迷人的布料。那是一块闪亮的蓝色丝绒布,上面布满了银色锦缎织出的星星和雪花,用金丝线缝在一起。
在斯黛拉生活的年代,这样精美的丝绒布已经很少见了。它也许会偶然出现在伦敦波托贝洛街上那些香火缭绕、女巫出没的小店里,或是隐藏在黑森林深处的那些破旧房子里——那些房子看上去很像“鬼屋”。有传闻说,芬兰皮耶克赛迈基小镇的一位古董商人,在最后一次去往特兰西瓦尼亚Ⅲ的途中曾经找到过几米这种丝绒布。也有人在网上找到过这样的丝绒面料,那是用来为魔法师量身定做隐身斗篷的。
那些魔法、女巫、鬼魂什么的,跟斯黛拉一点也不相干。她既不是魔术师,也不是女巫、鬼魂,更不是吸血鬼、狼人、天使、魔鬼或神话人物。不,她的行为举止从来都不像前面说过的那些东西——尤其不像魔鬼。不,斯黛拉像我们一样,是一个正常人。不过,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她的头发是红色的。一般来说,红头发的人有很多雀斑,可是她的雀斑很少。根据最近一次统计,斯黛拉左肩有七个雀斑,右肩有三个,胸口有九个,右鼻孔正下方还有一个——这个雀斑很容易引起误会,那些小个子老太太经常会悄悄地递给她~张纸巾,轻声提醒她说:“小丫头,擦一下鼻子,把下面那块……呃……鼻涕擦掉。” 简单地说,斯黛拉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却拥有一块很神奇的丝绒布。要提醒大家的是,它的神奇跟魔法无关。它既不能把人隐形,也不能把人变漂亮。它更不能把一个王子变成一只青蛙,或者把一只青蛙变成恐龙。不过,每个曾经拥有过它的主人,都会获得一种神奇的力量。因为,在丝绒布的纤维里面,编织着它的主人们的生活和故事。拥有它的主人不只是拥有一块丝绒布,还拥有这块布承载的历史。这段历史从大约一百年前,当它还是一块壁毯的时候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现在。
这本书讲述了这块丝绒布的历史和一个家庭的命运,以及一个被这块布深深迷住了的小女孩的故事。
花园小矮人
那时,斯黛拉还是个小女孩。一天下午,她正和朋友马茨顶着丝绒毯子在保姆的花园里跑来跑去。天空蓝蓝的,一片白云都没有,六月的阳光灼热地照射着大地。但在丝绒毯下面,斯黛拉感到很凉快。这块丝绒毯是斯黛拉出生时,外婆约瑟芬妮送给她的礼物。蓝色的毯子上织着银色的星星和白色的雪花。当斯黛拉能开口说话的时候,她给这块毯子起了一个非常合适的名字,叫雪星星。
斯黛拉和马茨的关系就像汉塞尔和格莱特一样亲密。斯黛拉那橙红色的、蓬乱的、像焰火一样顶在脑袋上的卷发,让马茨总是看不够。而让斯黛拉看不够的,是马茨那副古铜色镜框的眼镜,那使他的眼睛看上去像核桃一样。保姆纳蒂管他叫“小教授”。
他也确实像个小教授!早在这样一个年龄,马茨就可以准确地说出斯黛拉用杜泊尔积木搭成的摩天大厦何时倒塌。每当马茨说中的时候,斯黛拉就会跟他一起大笑,好像倒塌才是有史以来发明的最棒的游戏。
P15
第一章 小女孩斯黛拉
第二章 花园小矮人
第三章 离家
第四章 失而复得的挂毯
第五章 逃离柏林
第六章 纽约的日子
第七章 柏林—纽约—柏林
第八章 水晶鞋
第九章 雪星星
第十章 倒时差的时候
第十一章 说谎
第十二章 婚礼策划人
第十三章 多功能键
第十四章 一个美丽的故事
作者后记 书写和感悟
致 谢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