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再过去几十千米的城市一角,有人围聚在一起,听一个青年男子演讲。这些围观者无一例外都披着长斗篷,头上包裹着头巾,只露出两只眼睛。
“所以,我们打算在东北方向植树造林,挡住风沙袭击。这样,就不用怕在这个地方住不下去了!你们说对不对?”
站在广场上的这个青年男子,振臂疾呼,像在高喊着什么口号。他的话音刚落,台下的观众便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对!对!拥护比朋,拥护比朋!”
比朋是这位青年男子的名字。他个头很高,长得又瘦,戴了副黑框眼镜,头发微卷,看上去文质彬彬。他听到台下的欢呼声,抑制不住兴奋之情,脸涨得通红。
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一颗石子从人群里飞出,比朋叫了一声,捂住脸颊,血从他的指缝中流出来。
人群立刻讧乱散开。
“抓住他!”有人大喊。
大家循声看去,只见到一个拄着双拐的少年,脸上戴了个金色的面具。有几个穿着卡其色制服的警察立刻跑上去要抓他,可少年抬起一根拐杖,像拿着一把枪,“啪啪啪——”拐杖底端的圆孔射出一连串小石子。
警察连忙闪躲,并从黑亮的靴子里拔出枪来。那枪里装的却不是子弹,而是一张网,“唰”的一声,蛛丝般晶莹闪亮的网朝着少年劈头盖脸罩下。
“那是梵心,是梵心啊!”
少年被网住,他用瘦弱的身躯挣扎了两下,一下子没站稳,坐到地上。
“他可是少年发明师啊,怎么会偷袭比朋呢?” “双腿瘸了也不安分!”
“发明师可是现在最吃香的职业,多少人想成为发明师啊……”
“比朋是我们大家的朋友啊,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比朋?”
大家七嘴八舌地围着那少年指责起来。不一会儿,有辆吉普车开过来,把少年带上了车,人群这才渐渐散去。
这座城市叫“无花城”。方圆几百千米见不到一朵野生的花,原因就在于城市建在离沙漠不远处。每年春秋两季,风沙袭来,人们出门就必须戴上面罩。因为只要一走出门,劈头盖脸就是一场黄沙雨。那沙子就像不长眼的雨水,从天上源源不断地掉下来,见缝就钻。头发里、脖颈里、靴子里,甚至裤兜、指甲盖、眼睫毛上、鼻孔里,都会钻进沙子。有些人索性就不出门,实在有事,出门前一定会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省得回来还要洗脸、洗头发。
最让人无语的是,这地方偏偏缺雨和水,洗个澡简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人们为了洗个“漂亮的澡”,不远万里跑去“突兀城”。
突兀城位于无花城的西南方,那一带由于植树造林,常年气候宜人,鸟语花香。风沙到了那个地带就开始止步。很多候鸟一飞到这儿,就开始筑巢安家。所以,很多无花城的市民开始向突兀城移民,导致那一带人口激增,人满为患。
平地里一下子耸起高楼大厦,很多商人不远万里跑到突兀城来做买卖。经济发展了,市民的娱乐生活就变得多姿多彩,连洗澡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也开始变成“漂亮的澡”——在无花城市民的眼里,所谓“漂亮”,带有两层含义:一是真正地让人感觉到舒服透顶、无与伦比;二是带有前瞻性,开天辟地式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为了控制城市的人口数量,突兀城的市长开始向联合组织提案。他提出只有那些拥有聪明脑袋的人,才可以在突兀城继续生活下去,而有卓越贡献的,甚至可以成为“荣誉市民”。所以,突兀城到处设置优化人才的比赛和考核,凡是败下阵来的,就被发配到周边城市干苦力,沦为二、三等市民——这样,周边城市就永远不会缺人。
“听说这个少年发明师就是从突兀城发配到这儿来的……”监狱里,一名矮胖的守卫向另一名瘦高的守卫小声说道。
“他他他既……既然这……这这么厉厉害,为为为什么没没……没留留在那儿?”瘦高守卫是个结巴,一句话说半天。
“得罪了什么人吧,看他那个臭脾气!”
“可可是比比比比朋不不是我我们的青……青年领袖吗?也也得罪得罪他他他了?”P3-6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