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会说话的古文:轻松幽默的笔调解读中国传统文化
0.00     定价 ¥ 25.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70712793
  • 作      者:
    张之路
  • 出 版 社 :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2-01
收藏
编辑推荐

     国际安徒生奖提名者、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得者张之路首部以汉字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人文故事读本——《被委屈的汉字》创造了10个月10万册的销售记录,并入选“全国书店之选十佳图书(知识读物类)”。

    一年后,在千万读者期待的目光中,张之路老师的传统文化题材第二部人文故事集《会说话的古文》也将走进读者的视野。

丰富的,自信的,中国的,世界的……传统文化里,有包容开放的滋味,也有守正出新的滋味。不管是汉字,还是古文,均是如此。


展开
作者简介

    张之路,作家、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儿童电影委员会会长。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国际林格伦奖提名。并荣获中国安徒生奖。

文学作品有长篇小说《霹雳贝贝》《第三军团》《非法智慧》《蝉为谁鸣》《极限幻觉》《有老鼠牌铅笔吗》《弯弯》《弯弯的辛夷花》《汉字奇兵》(《千雯之舞》)《替身》《会飞的狗》《因为有你》《永远的合唱团》《霹雳贝贝2  乖马时间》《吉祥时光》《金雨滴》等。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小说《羚羊木雕》、童话《在牛肚子里旅行》分别被选入中小学课本。作品曾在中国台湾出版,并多次被评为“好书大家读”作品。

    电影剧本有《霹雳贝贝》《魔表》《足球大侠》《疯狂的兔子》《妈妈没有走远》《乌龟也上网》等。电视连续剧作品有《第三军团》《妈妈》等。电影理论专著有《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等。电影、电视连续剧剧本曾获中国电影华表奖、童牛奖、夏衍电影文学奖、电视剧飞天奖、开罗国际儿童电影节金奖等。

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日文、韩文、阿拉伯文等文字出版。


展开
精彩书摘

阅读从来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作品和读者,或者说作者与读者。还是那句话:作者怎么写,是作者的事情;读者怎么理解,是读者的事情。我们在阅读诗词的时候也有这样的现象——读者利用自己心中的美去弥补作家作品的美;读者用自己的善意和完整去成就作家的突兀与个性。

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那两句抒情而豪迈的诗句,让多少人仰慕传诵: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是什么?从字面意思看,就是晚霞呀!多美呀!那么孤鹜是什么?就是洁白的大鸟呀!一只洁白的大鸟,飞翔在就要消失的晚霞之中……

这时候,有人忽然站出来说,对不起,这里的“落霞”不是云霞的意思,而是指零散的飞蛾。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要了解这句话的含义,就必须搞清楚当时当地的风物。

宋代吴曾说:“落霞非云霞之霞,盖南昌秋间有一种飞蛾,若今所在麦蛾是也。当七八月间,皆纷纷堕于江中,不究自所来,江鱼每食之,土人谓之霞,故勃取以配鹜耳。”他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王勃这么写是取飞蛾配孤鹜——动物配动物。

由此看来,“霞”不是云霞,而是指一种飞蛾。另外,“落霞”之“落”并不是“飘落”的意思。“落”在句中与“孤”相对,意思相同或相近,是“散落、零散”之义。

这时,又有一个说法冒出来了。

依据日藏唐本,一些专家认为,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孤鹜的“鹜”是“雾”,是由于读音相同而被误写的,实际可能是“孤雾”而不是“孤鹜”。因为,落霞、秋水、长天等都是自然景观,突然冒出来的动物“孤鹜”,不那么对仗。

第一个说法是动物配动物,第二个说法就是景物配景物了。

不管是哪个说法,读者在心目中总是追求美的意境——晚霞总是比飞蛾更有美学的意境吧。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例子。杜甫的名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一句: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第一次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在上高三,我认为这简直就是大白话。语文老师问我,诗里的“屋漏”是什么意思呀?我不假思索地说,屋漏”就是屋子漏雨呀。

老师又让别的同学回答,那个同学语文成绩最好。他说,床头是不是有个接雨水的小盆子什么的?“屋漏”就是个小盆子……

老师说,“屋漏”,不是屋子漏雨,也不是小盆子,而是屋子的西北角被称为屋漏。

同学们大吃一惊!

因为现代语言中的“屋漏”二字历来被解释为屋子漏雨,没有想到“屋漏”其实是一个名词,它是屋内西北角的特定名称。

语文老师捧起厚厚的《辞源》,一字一句地说道:“‘屋漏’条的第一个词义是:房子的西北角。古人设床在屋的北窗旁,因西北角上开有天窗,日光由此照射入室,故称屋漏。”

哇——阳光能够从哪里倾泻下来!想到此处,杜甫那间小屋子的景象一下子呈现在我的眼前。我认为“屋漏”就是那个西北角的天窗。

这种事情,没有严谨专业的考证、解读,靠猜是猜不出来的。


展开
目录

故事一•此物最相思........1

故事二•装傻充愣不容易........13

故事三•书到用时方恨少........21

故事四•床前明月光........29

故事五•落霞与飞蛾........37

故事六•商与贾........45

故事七• 李白到底有多牛?........53

故事八• 孔子不是老好人........61

故事九•千夫指和孺子牛........69

故事十•知者乐水,仁者乐山........81

故事十一•亲情、爱情、友情........89

故事十二•春蚕到死丝方尽........97

故事十三•和尚的悲情........103

故事十四•树欲静而风不止........113

故事十五•说说“小委屈”........121

故事十六•曹丕被冤枉了吗?........127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