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小鬼故事会》是国内第一部以“红小鬼”命名的,采用文字、图画、声音等多媒介融合出版的红色儿童文学经典出版物,曾入选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农家书屋书目。
丛书遴选经典红色儿童文学作品和原创革命题材小说,绘制精美纯手绘插图,使读者具体、形象地感知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从珍贵的历史记忆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少年英雄为当代儿童呈现不一样的成长体验
★一棵三月雪树下,有牺牲的战友和妈妈。女孩小娟用实际行动传承妈妈的革命精神。
一
深夜,党委书记周浩才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这是他调到师范大学的第四天晚上。
周围静静的。他打开灯,在桌前坐下来,拿出白天中文系学生支部送来的五份入党志愿书。他需要事先看一看,以便在下次党委会上审查批复。
他仔细地一份份地翻阅着。
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他的眼帘——李秀娟。
他激动而匆忙地找到“家庭”栏,上面写着:“父亲李维民,四十五岁,共产党员,现在工业部工作。”下面括号里写着:“母亲刘云,共产党员,1943年牺牲。”
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用手指一个字一个字指着又读了两遍。
一点也不错:李秀娟……李维民……刘云……1943年牺牲。
他扶着桌子站起来,大声地自言自语着:“啊!生活中真有这样巧合的事情,真有这样巧合的事情!这竟是真的?”
他拉开门,要立即打发人去找来那个他寻找了十几年却没有找到的人。
但是已经是深夜了,一切人都就寝了。
他返回屋里,匆忙地打开自己存放文件的皮箱,从箱底拿出一个破旧的日记本。他的手因过于激动而有些颤抖。本子当中夹着一枝干枯了的、洁白的花。他轻轻拿起那枝花,凝视着,在他的眼前又浮现出那棵迎着早春飘散着浓郁香气的三月雪,苍郁的松林,松林里的烈士墓,三月雪下牺牲了的刘云……
他放下那枝三月雪,慢慢地翻着本子,过去的一些生活片段又浮现在他的眼前。
二
那是艰苦的1943年。
那时,他正在胶东一个边缘地区担任区委书记。反“蚕食”斗争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初春的一天,县委派来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同志。她穿着很朴素,完全是农村妇女的打扮,眉宇间显出一种聪慧、善良而又刚毅的神情。她带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子。县委的介绍信上写着:“兹介绍我党党员刘云同志到你区协助工作。此致 周浩同志”。后面又注了一行小字:“刘云同志系李维民同志的爱人。所带女孩是他们的女儿小娟。”
“我们认识一下吧,”周浩请她们坐上土炕说,“我就是周浩。李维民同志是我的老同志老上级,可是我们还不认识。你是最近从鲁南回来的吧?”
“一月中旬回来的。”刘云说。
“你怎么没有留在县委工作?”
“为什么呢?”刘云笑起来,“县委的人已经够多了。难道你这里不需要人吗?”
“不是,你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是说——”
“我明白你的意思,”刘云笑着打断他的话,“告诉你,维民调到区党委学习去了。”
“学习去了?什么时候走的?”
“走了四天了。”刘云说罢,又指着她的小姑娘说,“给你介绍一下我们的小闺女吧。这孩子有点认生,到了生地方不愿说话,可是一熟了,话就说不完。小娟,这是你周叔叔。”
“周叔叔。”
这时他才很好地看了一下坐在炕上的那个女孩子。她圆圆的脸,齐耳的短发,一双乌黑的眼睛落落大方地盯着他;脸上带着安详而沉静的表情,身上穿着一套旧灰军衣改成的棉衣。看来,妈妈是很费了一番心思的,衣服做得是那样合身,使得这个小姑娘在沉静中又显得有些精干。
“你听,一口鲁南腔,在鲁南长大的。”刘云用爱怜的眼光看着自己的女儿说。
“这话音倒很好听。”周浩说。他又转向小娟:“怎么样,小娟,喜欢不喜欢我们这地方?”
小娟看着妈妈,妈妈也正在看着她,于是母女俩一齐笑了。小娟笑得是那么天真。最后妈妈说:“我们这小闺女一来就喜欢上这地方了。在县委住着的那几天,成天磨在海边上,连吃饭都忘了,为这事,还受了我和她爸爸好几次批评。”
“怎么样,接不接受批评?”周浩被这母女俩的愉快所感染了。
“让小娟说吧。”
可是小娟只是笑着不说话。最后还是妈妈说:“接受,可就是光接受不改。”
小娟仍然沉静地微笑着,眨着一双大眼,时而看看妈妈,时而看看这个新认识的周叔叔。
“上学没有?”周浩又问。
“没有,”刘云说,“我自己教她。你看我三天两日就调动,孩子哪能到学校上学?”
“不过,还是到学校学习好些。”
“是呀,尤其是工作一紧张,就把孩子的学习忘了。不过有利的一点是我以前教过书。”
“这我倒不知道。”
“教过书。”刘云接着说,“那时是为了在敌占区的一个镇子上做秘密工作。一直到1940年,一个叛徒叛变了,站不住脚,才跑了出来。”
“噢!”周浩沉思地应了一声。就在这时,一个计划在他的脑子里闪了一下……
第二天刚吃过早饭,刘云就领着小娟找到周浩,问道:“我的工作决定了吧?”
周浩没有立刻回答。他望着她,好像要从她那里寻求什么回答似的,停了一会儿才说:“决定了。”
他为这个决定曾犹豫了一夜,不知多少次要改变这个决定,然而现在,他终于说出了那三个字——决定了。
“你请坐,刘云同志。”他站起来,走过去把门关上,回来接着说,“这不算最后的决定,你还可以提出意见。我考虑你过去做过这样的工作,有经验,又是个有孩子的女同志,不引人注意。我们准备派你到龙山去。”
“就是上月收复的那个据点?”
“就是那个据点。”
“我没有意见,你给我写介绍信吧,我今天就走。”
周浩苦笑了一下:“把你介绍给谁呢?那是个空白村,没有党员。”
“空白村?”刘云重复了一句,这三个字竟这样使她激动。以前,自己经历过困难,也经历过危险,可是时时都有自己的同志在身边。如今,自己第一次要一个人来应付一切。但是,难道自己能说出不去的话吗?
“我们的意见是,”周浩接着说下去,“你还像过去一样,以教员的身份到那里工作。”
刘云沉默地望着他。
周浩走过来坐在刘云的对面:“你知道,刘云同志,事情会很困难。那是一个很复杂的村子,国民党鲁东行署在那里驻过,敌人在那里安过据点。据我们初步了解,全村三百多户人家中,有二十多户伪属,有三十多个国民党员。估计,潜伏的特务也有。敌人新的据点徐村离那里只有三十多里路。”
“这些都没有什么,困难的是只我一个人。”
…………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