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文史资料选辑·第176辑
0.00     定价 ¥ 52.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0530491
  • 出 版 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1-01
收藏
精彩书摘
  《文史资料选辑·第176辑》:
  在武汉的71天里,我们共收治了100个病人。因为我院负责的是重症病区,我们收治的病人有三个特点,我概括叫“三多”:危重症病人多、老年病人多、基础病变多。病人除了新冠肺炎这个病,平时有很多别的病,高血压、糖尿病,甚至晚期肿瘤的、肝硬化腹水的、肾功能不全的、尿毒症透析的,等等。
  此外,在我们收治的100例重症和危重症病人中间,总共死亡4例,年龄最大的92岁。我们在技术和医疗设备的使用上尽了最大的努力,可以说把能用的设备都用了。比如说,呼吸机属于常规要用的,还有床旁血滤,为肾功能衰竭的病人、透析的病人进行治疗,这些设备是我们自己带的。还有人工肺呼吸机,ECMO,这是人类生命支持的最高的一个设备。
  我们的工作特色概括起来主要有几个:第一个特色是充分发挥了老年医学团队的作用。因为北京医院是一所以老年病为重点的医院,我们根据收治老年患者居多、合并基础病居多的情况,确实发挥了医院多学科团队的作用。我们结合战时实际情况,建立了联合会诊的机制。应对不同疾病,术业有专攻,需要专科的技术。因为除了新冠肺炎以外,如果有高血压,那么心内科怎么处理;有糖尿病,内分泌怎么处理;有肾功能不好的,肾内科怎么处理;肝功能不好的怎么处理?面对纷繁复杂的病例,这就需要每天组织专家讨论会诊。所以我们当时制定了“一人一策”制度,就是每一个病人,我们都要单独去讨论,多学科联合会诊,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
  第二个特色是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的作用。因为已经了解到新冠肺炎的多数病例合并有基础病变,所以在组建团队之初,我就考虑到这个问题。于是,我们专门抽调了负责危重症的ICU的护士、急诊的护士、呼吸科的呼吸治疗师,血液透析以及心血管康复的专科护理团队。我们的特色就是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的作用。给病人上呼吸机有技术壁垒,不是所有人都会上,都是由呼吸治疗师在武汉培训其他队员如何使用呼吸机。床旁血滤的使用方法也是由血透室的专科护士来进行培训,让其他的护士迅速掌握。
  第三个特色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抗疫中的作用。当时对中医药的认识还不够清晰,我们感觉中医药在抗疫方面能起到的作用不大。但是当时有两位同志——一位是中医科的副主任、另一位是中医科的主治大夫,两个小伙子非要报名去武汉。我对他们说你们去干什么?他们坚持说能发挥作用,后来也是被他们坚定的决心打动了。同时,队里100多位都是女同志,多几个男同志能多分担些工作,就同意他们加入医疗队。到了武汉伊始,没给他们排班,也没有入组。每天上的是长白班,早上8点多钟到下午五六点,慢慢我发现患者非常欢迎他们中医科医生,也积极地配合中药的辅助治疗。于是,我们认真总结中医的作用,以及中医药的作用,中医整体辨证调治的优势可以减轻患者病痛,提高其生活质量。中医可以因人而异地使用健脾、清肺、化湿、祛痰、润燥、降气等多种方法,合理配伍中药,通过中西医通力协作,减轻患者遗留的肺损伤。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在各方面都收获了一致好评。
  第四个特色是充分发挥感控队伍的专业作用。感控队伍是由我们医院感染控制处的7个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这支队伍负责的一是医务人员的防控,二是驻地的防控,三是工作场所的防控。他们还负责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如何穿脱防护服,如何进入工作区,如何从工作区到生活区等等。我们当时总结了三条经验,对医务人员一是穿好防护服以后自查,看看自己穿的对不对;二是互查,让别人看看你穿的对不对;三是感控专业组的专家们督查,为队员们再次彻查一遍,特别是在医务人员出入感染病房时,对防护用品的穿脱进行一对一的协助和督导。
  第五个特色是充分发挥有抗击非典经验的医护人员的作用。医疗队中除了我,还有8位曾经参加过抗击非典任务并在隔离病房工作过的医务人员。他们有丰富的治疗经验,个人防护经验和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由他们这支特别的队伍作为骨干,带领其他队员将更加得心应手。
  第六个特色是充分发挥网络医疗、远程医疗的作用。我们出发时就已经带了用于会诊的远程医疗和网络医疗设备。每天不上隔离病房的倒班人员,在驻地通过网络医疗和病房的人员进行会诊,交流病例情况。比如某某床病人多大年龄,有什么病,病房那边介绍的同时,病例资料传过来,甚至检查片子传过来,驻地的专家们讨论目前病人有什么问题,需要进行什么治疗,同时,我们还和北京医院本部进行远程医疗会诊,因为医疗队的专家专业和经验也都是有限的,还有一大批的专家在北京,通过远程医疗和会诊与北京医院直接联系,进行反复讨论,利用医院后方强大的医疗专家资源为前线患者制定最优治疗方案。
  ……
展开
目录
我在武汉的抗疫故事
援鄂抗疫亲历记
我在武汉抗疫的76天
勇于担当履职尽责——战疫前线最难忘的一天
庚子初春,我在武汉
黄冈战疫日记
慷慨赴荆楚白衣作战袍——贵州援鄂医疗队纪行
津恩一家亲携手抗疫情
砥砺初心展本色抗疫一线显担当
我是这样发现广州市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的
亲历“大考”
不忘初心勇担使命
我的抗疫日记
为抗疫一线架起爱心桥梁
汇聚力量抗疫情
共同抗疫义不容辞
使命在肩初心不改勇于担当团结前行
尽心尽力履责支援香港抗疫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
抗疫路上,我们也是战士!
坚守舆论阵地捍卫网络安全——抗疫期间云梦舆情工作纪实
完成三大战“疫”任务构筑基层堡垒屏障
抗疫日志
战“疫”“邮”我使命必达
从0到1火线攻关——我国首个化学发光法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背后的故事
我所经历的邓州义工抗疫之战
病毒无国界大国显担当——中国援助阿尔及利亚、苏丹抗疫医疗亲历记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