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千年阊门
0.00     定价 ¥ 19.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810376976
  • 作      者:
    卢群
  • 出 版 社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0-08-01
收藏
精彩书摘
  《千年阊门》:
  说阊门,要从2500多年前说起。
  2500多年前,长江南、太湖畔,诸侯国吴国逐渐强盛。都说吴国是泰伯、仲雍始创的。商代末年,周太王之子泰伯、仲雍兄弟俩为了把王位礼让给季历,从黄河流域跑到了今天的无锡一个名叫梅里的地方,建了个“勾吴”国。论者断言,因为泰伯、仲雍把黄河流域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了当时的“荆蛮之地”太湖地区,再加上当地土著居民对他俩的礼让之举十分钦服,所以一致推举这两位当了首领。这个说法有点儿值得推敲,当时交通肯定非常的不发达,泰伯、仲雍又是悄悄出走的,不大可能带着大批随从,大队辎重,也就是说,不可能给太湖地区带来大批人才、大量设备、大笔投资,而且,当时的人尚未受到孔老夫子的教化,还不大懂得礼让是个什么样的至德,不大会由于这两位的那么一种举动就五体投地,顶礼膜拜。想来泰伯、仲雍必然是另有妙法,什么妙法?尚未考证出来。我们只需知道泰伯和仲雍始建“勾吴”,苏州的历史就有了个“序曲”。
  文章不打算在吴国的这两位开国君王身上多做,因为吴国还局限于梅里一隅的时候,谁也不曾过多地注意到她。直到吴国的王位传至仲雍的十九世孙寿梦,才开始兴旺起来,吸引了中原诸国的目光。吴国的真正强大,是在阖闾时期,而苏州城,恰恰成了阖闾的发祥地。
  阊门则成了阖闾夺位、苏州城崛起、吴国称霸的永久性见证。
  阊门留存着阖闾登上王位前后腥风血雨式的历史遗迹——专诸巷。
  专诸巷因人得名。专诸是个刺客。以刺客而名垂青史,且在苏州永远占一席之地,可见这个专诸与吴国的关系非同小可。跟专诸同样不可忽略的刺客还有一个要离。要离死后,坟葬专诸巷,大约也是阖闾要他和专诸一起,在冥冥中替自己守护着苏州最重要的一个通道闾门吧?
  专诸和要离都是阖闾搜罗来刺杀王僚父子的。
  寿梦有四个儿子:诸樊、余祭、余昧和季札。寿梦死后,诸樊即位,根据寿梦生前立下的“兄终弟及”的规矩,诸樊死了传余祭,余祭死了传余味,余昧将死之际,倒也是想把王位传给老四季札的,但是这位四老倌一心要学老祖宗泰伯、仲雍,也跑掉了。余昧见季札谦让,正中下怀,顺水推舟,将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僚。诸樊的儿子光,也就是后来称为阖闾大王的人,想不通了,怎么说也得先传位给他,凭什么让余昧的后裔占了这么个大便宜?阖闾一心一意要除去王僚,就豢养了个专诸,用鱼肠剑将王僚刺死了,当然专诸同时给王僚的卫士乱刀砍成了肉泥。专诸刺王僚的故事,大家太熟悉了,不用多述。反正阖闾政变成功,夺得了吴王的交椅。
  阖闾这把交椅能否坐稳,还得看一个人愿不愿意,那就是王僚的儿子庆忌。庆忌当然是一百二十四个不愿意,他已经逃到邻国,正在操练一支部队,随时准备夺回王位。庆忌此人决不能小觑,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以阖闾之口形容他:“筋骨果劲,万人莫当,走追奔兽,手接飞鸟,骨腾肉飞,拊膝数百里。吾尝追之于江,驷马驰不及。射之暗接,矢不可中。”还特地加了个评语,说庆忌是“明智之人”。这么一个智勇双全,且又保持高度警惕的人,阖闾想故伎重演,再派个刺客去刺杀他,谈何容易!
  ……
展开
目录
前言
一、阊门大写意
二、红尘中一二等富贵之地
三、七里山塘
四、画难工
五、阊门劫
六、一棵还魂草
七、苏州的“天桥”
八、黄龙旗坠落阊门
九、重绘现代繁华图
十、相聚南浩街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