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苏州民俗
0.00     定价 ¥ 29.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810377096
  • 作      者:
    蔡利民
  • 出 版 社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0-08-01
收藏
精彩书摘
  《苏州民俗》: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杜甫著名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的名句,充分显示了诗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大庇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住房确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它夏遮酷日暴雨,冬避霜雪风寒,是家庭团聚,家庭人员日常起居与生老病死、休养生息的地方。因此,建房造屋历来被看成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而且还是关涉家庭聚散、家道兴旺的大事。苏州民间建房造屋过程中就有许多隆重的民俗仪式,充分表现了人们对建房活动的重视;同时,也可以从这些仪式中发现许多民间信仰习俗。
  土地在古人心目中是关系到万物生长、生死存亡的重要崇拜对象。因此兴工动土,造房建屋,都要察看地形、地貌和风水的吉凶。风水先生在为房主选地时,要选“善地”,要避风、火、水、寒、绝“五凶”。这固然属于迷信,但剥去怪力乱神的外衣之后,其实倒也有一定道理,只有选到一个地势高爽、空气流通、光照充分、冬暖夏凉的地方造房,今后主人才能心旷神怡、健康长寿,而水陆交通则应求其便捷,今后才有利于送肥、运粮,发展生产。
  动土的时间,也要由阴阳先生来推算。苏州城乡的习俗,农历五月为恶月,是不能动土造房的。其实,剥去“毒月”之类迷信的外衣,五月不宜动土造房也自有它一定的道理。农历五月前后,正是江南梅雨季节,阴雨绵绵,空气温湿,细菌容易繁殖,梁柱受雨极易霉蛀,砖瓦石灰湿滑难干,铁钉会腐蚀生锈,为工匠们准备的饭菜也易腐败变馊。而九月重阳,秋高气爽,天气晴朗,温度宜人,所以民间有“重阳天,造屋天”的说法。
  在破土动工之前,还要举行踏地仪式:由房主预备好三牲酒饭,烧香点烛,鸣放鞭炮,祭拜土地,并由风水先生或泥木工匠主持,手持焚烧的黄纸,绕着宅基,边走边唱《踏地歌》。
  除了土地以外,“太岁”也是重要的祭祀对象。“太岁”是中国民间有名的凶神。古人观察到岁星(即木星)右旋于天,于是就臆造出一个“左行于地”的“太岁”来与之相应。造房动土一定要注意“太岁”运行所在的位置,否则据说就有可能在地下挖到一种会动的肉块——太岁的化身。太岁头上动了土,那可是不得了的大事,一定会灾祸临头,故而民间有“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说法。所以,造房破土必须请阴阳先生来选择吉日良辰,以避免和太岁相遭遇。纵然如此,造房人家在开工动土前还要隆重地对太岁斋祭一番。祭祀不用桌子,只将太岁纸码和祭品置于地上,点香焚烛,全家叩拜;东家向泥水工匠发过喜钱之后,就可破土动工了。
  泥水匠的第一铲土要用红纸包好;木匠的第一锯,要锯一小段木梢,也用红纸包好,都交给东家,由东家放在灶头上。如果没有灶,就选一个干净、稳妥的地方收藏起来。
  在造房过程中,祭祀工匠祖师鲁班的仪式也是必不可少的。开工的第一天晚上,房主要请工匠吃开工酒;吃酒之前,先由房主陪着掌墨师傅行三跪九叩大礼,拜祭鲁班先师和四方神灵。鲁班是春秋时的鲁国人,姓公输,名班,又称般,他是著名的工匠,曾营造官室,制造车舟器械,发明、改进生产工具,誉满天下。在《墨子》这部书中,曾有“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的记载。自古以来,他就被工匠们奉为祖师。苏州民间还有祭祀张班的民俗。张班也是民间建筑工匠供奉的祖师,据说他就是东汉的张衡,通五经、晓天文、知历算、精机巧,能制鼓车、木鸟,令人称羡崇敬。清代苏州梓义公所中就曾供张、鲁两班。在祭祀张、鲁先师时,木匠师傅还要唱仪式歌,如吴江的一支仪式歌就是这样唱的:“一敬天,二敬地,三敬城隍四土地,五敬张、鲁班仙师共八仙。”掌墨师傅一边诵唱着敬神歌,一边向神灵敬酒。
  树木曾经是原始人类植物崇拜的主要对象,在钢筋水泥发明之前,它又是造房建屋的主要材料。特别是作为房屋主要承重件的梁(栋),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房屋的牢固程度和使用年限,因此造房中环绕“梁”(民间称“梁”,在建筑学上称做“栋”)而产生的仪式就特别的繁多而隆重。
  在开始加工之前,要进行“祭梁”仪式。一般都在三岔路口,将作栋梁的树木用三脚马架起来;东家敬过香烛,叩过头后,木匠师傅要说两句喜话,如:“手执银锯亮亮晶晶,主上龙子龙孙,与天同寿,与地同庚。”说罢,将梁鼻子(多余的木梢头)锯下,主人用红纸包好,拿回家中,供在灶上。
  ……
展开
目录
关于苏州民俗(代前言)

农桑稻作
春牛芒神祈丰年——苏州的稻耕民俗
一网鱼虾一网钱——苏州渔民的习俗
采桑摘茧说蚕事——苏州蚕农的习俗
上梁立柱兴家园——苏州的造房习俗
粗汉野民造船匠——苏州的造船习俗
婚丧难离轿盘头——一种古老的职业
艺花人家花里眠——山塘的种花习俗

日常生活
美哉江南米
鲜矣太湖鱼
小吃诱人翻花样
喝茶喝出名堂来
醇酒佳酿蕴文化
粗衣美服皆风情
楼台俯舟楫——苏州的民居
舳舻过画桥——水乡的交通

民间信仰
驱蝗刘猛将
佑渔大禹王
灵旗社鼓说迎神——苏州的出会
五日财源五日求——吴地的财神
荡志耗财的上方山庙会
颇含喜剧精神的轧神仙

人生礼仪
古婚制的活化石——苏州传统婚俗
从纳采到迎娶——旧婚俗中的六礼
情寄同心结——苏州婚俗中的祝愿象征
意寓柔糯甜——苏州婚俗中的求吉意蕴
“媳妇气煞骂媒人”——婚嫁陋俗种种
迎接新的生命——民间的生养习俗
初涉人世的仪式——满月和周岁
祈盼福寿的心香——生日与寿辰
灵魂观念和殡葬习俗
……

文体娱乐
岁时节令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