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视角(生活的素描)》:
婚恋方式
近年来,花样频出、目不暇接的征婚,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着实让人大开眼界。可以想象,能把千百年来一直委婉含蓄的事情,大张旗鼓、明目张胆地广而告之,甚至形式化、模块化、娱乐化,任人观赏评判,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值得重视和关注的,正是此类征婚方式,巧妙地借助公共媒体的舆论优势,广泛引发了大众对爱情、婚姻、家庭的深入思考,有力地推动了人们对固有观念和传统认识的批驳,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在客观上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沿袭几千年的婚恋方式,至今仍然流行于世,且发挥着不小的作用。通过父母把关、请媒人说合、一对一牵线搭桥的方式,让一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让一些信息交流不畅、接触交往有限的俊男靓女,让一些一心扑在事业、无暇谈情说爱的精英人士,最终能够有情人终成眷属,不管怎么说,都算得上一桩好事。尽管这种好事还存在着一些缺憾和不足,但在各种特定社会环境下,仍不失为一件善举。对此,人们把四处奔波、两面说合的媒人尊称为“红娘”或“月老”足以证明。
从社会学视角看,与家庭结构发生变迁的情形一样,婚恋方式的演变过程,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也是人粪思想解放的过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父母通过媒人说合进行征婚,是间接的一对一婚恋方式,是对个人隐私的过度保护,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封闭保守;自由恋爱是男女双方彼此进行自我征婚,是直接的一对一婚恋方式,是对个人隐私的有限开放,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阶段性解放;而一度流行的媒体征婚,是直接的一对多婚恋方式,是对个人隐私的重点渲染,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放。
爱情是社会和文化的产物,同样,也正是社会和文化促成了婚姻的选择、家庭的建立、人类的繁衍。伴随着人类进入后现代社会,虽然家庭模式发生了变化,思想观念得到了解放,但各种类型的婚恋方式仍将持续并行。然而,第二种、第三种方式将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第一种方式尽管还存在着,但这种存在更多的是形式上的,事实上内涵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地位和作用,已今非昔比,甚至仅仅是徒有虚名了。或许,这就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具体体现。无论如何,这些演化变迁是值得为之抚掌击节的。
家庭的变迁
说起家庭,每个人都有发言权。或许,许多人会用鲜活的例子和精彩的故事,让家庭的形象立体、丰满、具体起来。从社会学视角看,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生活的中心,各种社会活动以它为基础并围绕它展开;从人类社会视角看,人类的生产、生活、生存,都是以家庭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且与社会诸方面休戚相关;从日常生活视角看,各个家庭成员生活的点点滴滴,构成了整个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汇集成了人类历史长河的汩汩滔滔。可以说,家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小觑。
伴随社会的发展进步,家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传统的男耕女织家庭逐渐被妇女能顶半边天家庭所取代。越来越多的家庭成员走向社会,在各自的领域中,以独立自主的形象,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承担起艰巨的责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将自我的形象树立了起来。原本由家庭形成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自然而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弱化。同时,成员个体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愈加凸显出来,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代社会对家庭的改变,影响着家庭成员的婚恋观念、生育观念、生活观念。追求自由、自主、自立的爱情观念,崇尚少生、晚生、优生的生育理念,积极参与、参加、参议社会活动的人生信念,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些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让家庭成员之间的容忍度远不如以前。当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情感问题时,更容易被一些现实问题击败。传统的家庭关系发生了一些改变。
尽管如此,家庭作为社会基本单元的本质依然没有改变,且仍在日常的社会活动中发挥作用。但是,原本凭借原生家庭获得的社会地位、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已经今非昔比,逐渐失去了诱人的色彩和光环。同时,下一代似乎也逐渐失去了对先辈的天然尊重。即使有人能再写出《颜氏家训》这样的书,恐怕也无法让后人从内心全然接受。家庭正在发生着变化,如何兼顾工作和家庭则显得愈加重要。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