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集团联合重组以来改革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一、强化政治引领,把政治监督贯穿日常监督的各方面、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山东能源集团坚持优先从政治上进行监督检查,深化运用“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监督机制,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政治监督的工作意见,优化日常监督工作体系,建立起查找政治偏差、查处典型问题、推进整改落实的全链条常态化运行机制,把政治监督贯穿于日常监督全过程各方面,保障企业全力扛起使命担当,真正发挥出顶梁柱、压舱石作用。
集团坚持把政治监督作为日常监督的首要任务,找准政治监督和业务工作的结合点。山东能源集团自联合重组之日起,就担负着保障山东省能源安全的重任。特别是2021年3月中旬以来,受国际经济形势低迷和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影响,能源市场供需形势持续紧张,煤炭价格居高不下、一煤难求。对此情况,山东能源集团纪委坚决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全力保障能源供应的部署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保障煤炭增储、电煤保供。山东能源集团纪委采取明察暗访、联合督导等方式,派出多个督导组,对省内重点煤矿和煤炭储运基地建设进行现场督导,在市场煤价超过1000元/吨的情况下,优先以660元/吨的价格保障电厂燃煤,确保电煤供应不断线、能源增储不停顿。很多单位和职工对此都不理解,认为煤炭市场价格存在周期性规律,现在煤炭供应紧张就应该卖高价,舍高就低很可惜。集团在党委领导下,既抓监督,又抓教育,有力保证了山东省委、省政府决策的贯彻执行。2022年1-4月份,山东能源煤炭产量同比增加11.6%,尤其是1-3月份在省内电煤合同没有签订的情况下,集团克服诸多困难为企业撑腰壮胆,坚决支持电煤供应,累计供应电煤361.67万吨,完成了迎峰度冬电煤保供任务。当前,在市场煤价高位的情况下,山东能源继续强化国企担当,主动让利、带头降价,积极稳定能源供应市场。预计5-12月将持续让利83.51亿元,全年预计让利107.93亿元。同时,千方百计拓渠道保储备,截至目前已完成710万吨储备能力建设。
疫情防控是责任、是命令、是重大政治任务。全力抓好疫情防控,是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也是纪检监察机构的责任担当。2022年,集团围绕疫情防控压实监督责任、强化责任担当,严格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指示要求,督促集团各级党组织坚决保证疫情期间能源供应,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坚强保障。疫情期间,山东能源集团纪委及权属纪检机构组织明察暗访627次,发现问题624项,通报问题149项,问责处理人员192人次,经济处罚2.46万元。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做到了生产不停、运输不断,未发生一起因疫情防控措施不到位而引发的问题。
二、把日常监督融入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世界一流能源企业
全力护航
日常监督是纪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脱离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监督必将出现监督的虚化、弱化、形式化,形成“两张皮”现象。山东能源集团紧紧围绕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从安全生产、产业整合等重点工作中切入重点领域、着眼重点部位、延伸关键环节,靶向问题、精准出击,将监督关口不断前移,持续延伸监督触角,具体来说有以下方面。
一是以严厉追责,倒逼安全生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都不能放松。然而,一些基层单位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够,防范措施不到位,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偏离了党中央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政治要求。山东能源集团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安全生产压力重大,抓好安全生产监督,维护广大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是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集团要求各级党委必须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责任和根本政治原则,以实际行动答好政治监督这个必答题,把监督保障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作为重要任务,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同时,山东能源集团纪委派出多个干部作风督导组到基层进行安全生产作风专项督导,督促各级组织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落细落地。2020年,针对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实际,集团开展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专项巡察,查处了硫黄沟煤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某某长期找人下井替其打卡的问题,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取消其试用期并调离现岗位。2021年,集团针对安全生产、防汛救灾、节假日领导带班值班等开展专项督导39次;对梁宝寺煤矿“8.20”煤尘爆炸事故、新安煤矿“5.26”冒顶事故追责问责50人次,党政纪处分33人次。通过具体化常态化的政治监督,集团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倒逼各级党组织把“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事、具体行动中,真正把党的领导这个政治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二是保障企业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2021年12月,鲁西矿业的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山东能源集团拉开了内部资源深度整合的序幕,按区域成立大区总部,原来分属省国资委的兖州矿务局、淄博矿务局、枣庄矿务局、肥城矿务局、新汶矿务局、临沂矿务局、龙口矿务局七大矿务局框架宣告终结。区域产业重组是山能源集团深化改革、优化提升的重要举措,针对产业重组,集团第一时间印发了《严肃产业区域整合期间有关纪律的通知》,派出多组人员到鲁西矿业、西北矿业、新矿内蒙古矿业、新疆能化等涉及产业整合的单位进行实地督导,为产业区域重组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2022年上半年以来,山东能源集团纪委共开展日常监督168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95个,有力融入了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各方面,为能源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纪律保障。
三、紧盯两类人群,管住关键少数,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提高监督质效就要聚焦监督重点,盯住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重点监督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委管理的干部,以及管钱管物、权力集中、廉洁风险较高的岗位。集团按照“抓两头、促中间”的思路,紧盯一把手和重点岗位人员进行监督,既查大案要案、也抓源头预防,既聚焦“一把手”监督、也纠治“微腐败”现象,通过“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有效提高了监督质效,具体来说有以下方面。
一是切实加强对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国有企业“一把手”是企业发展的“领头雁”,在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整体工作中既是“领航员”又是“掌舵手”,是最重要的监督对象。集团研究制定了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配套办法措施,严格落实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述责述廉评议和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等制度,探索实施驻点调研、提级监督等举措,加大对“一把手”的监督力度。围绕“一把手”肩负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重任,采取述责述廉、定期约谈等方式,了解掌握“一把手”工作实绩。集团通过动态更新廉政档案、落实落细谈话提醒机制、精准问责追责等方式,及时了解掌握情况,提醒督促“关键少数”依规依纪依法行使权力,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带头示范作用。
从近两年审查调查情况看,还有些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背靠企业资源,利用手中职权进行权钱交易,不仅损害企业利益,更带坏了政治生态,影响极其恶劣。自2020年以来,集团共收到反映“一把手”问题线索90条,向地市纪委监委移交13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