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业经济》基于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立足于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系统介绍粮食产业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一是粮食产业组织。粮食企业是粮食产业发展的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收储企业、粮食加工企业等都是粮食产业发展所依托的微观力量。二是粮食产业发展模式。粮食产业发展具有其内在规律性,国内外粮食产业发展的普适经验、影响机理、成功路径等构成了可供参考遵循的成功模式。三是粮食产业发展动力。创新是粮食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广义上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粮食销售渠道拓展、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等。四是粮食产业布局。包括粮食生产的产销区变动、粮食加工的空间集聚、粮食产业园区建设、粮食物流通道规划等。五是粮食产业发展环境。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粮食产业政策、国际粮食市场等构成了我国粮食产业发展所处的宏观环境,对我国粮食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六是粮食产业发展的保障政策。包括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内涵要求,以及针对生产、流通、加工、应急等各产业链环节的宏观调控政策与支持政策等。七是重点分析近年我国粮食产业联动融合模式、高质量发展路径、新业态、新形态、内外部机遇挑战等,以期为粮食企业做出科学的生产经营决策和行业管理部门制定产业规划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及对策建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