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刘白羽最小的孩子、唯一的女儿。1953年出生于北京,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喜欢读书和音乐,爱好写作。
1990年获得全额奖学金,赴加拿大渥太华卡尔顿大学学习,于1992年获得加拿大研究硕士学位,1995年获得国际事务专业硕士学位。出国前,在国家机关从事研究工作。从加拿大回国后,在世界500强公司驻华机构任高级管理人员。
刘白羽,原名刘玉瓒,北京通州人,1916年9月28日出生于一 个衰落的封建商人家庭。1936年毕业于北平民国学院中文系,1937 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党支部书记,重庆《新华日报》副刊编辑部主任,新华社总社军事记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部长,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及书记,文化部副部长,《人民 文学》杂志主编,大军区副职。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第一、二、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八大代表,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副主席,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协第五届名誉副主席。2005年8月24日下午14时4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刘白羽的创作成果丰硕,共发表作品50余部400多万字,著名的有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风风雨雨太平洋》,散文集《芳草集》《红玛瑙集》《海天集》《秋阳集》《腊叶集》,短篇小说集《草原上》《兰河上》《五台山下》《太阳》《幸福》《扬着灰尘的路上》《晨光集》,报告文学集《刘白羽东北通讯集》《环行东北》,短篇小说《无敌三勇士》《政治委员》,散文《长江三日》《日出》,长篇传记文学《大海》《心灵的历程》等。
1950年,刘白羽参加摄制的中苏合拍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获斯大林文艺奖金一等奖。他的散文集《芳草集》获1989年优秀散文奖,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获1991年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和1986一1994年度“炎黄杯”人民文学奖,长篇传记文学《心灵的历程》获1990-1994年度中国优秀传记文学作品奖。
刘白羽是在革命战火中锻炼成长起来的极富激情的散文家、小说家,是我国文化工作的优秀领导者。在长期的革命和创作实践中,他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遗余力地热情讴歌党和军队的伟大事业,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显示出一代名家的卓越风范。他政治立场坚定,对党无限忠诚,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忠实地贯彻执行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创作上,他是一位富于强烈时代感、敏锐洞察力和多方面艺术才能的作家,他认为文学应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无论职位高低,都要坚持深入生活、深入一线。他的这些激情充沛、思想深邃、魅力独特的优秀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和部队官兵喜爱,对几代人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他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知名作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