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研究与经典解读
0.00     定价 ¥ 89.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76842401
  • 作      者:
    刘也愚
  • 出 版 社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研究与经典解读》是一部深入探讨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发展脉络与艺术价值的学术专著。作者以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形成、演变与发展为研究主线,结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艺术歌曲在文学创作、音乐创作及文化认同等方面的表现。书中不仅对艺术歌曲的概念、特征及其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进行了系统阐述,还重点研究了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范式确立、创作实践与美学追求。
  通过对中国近代重要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的个案分析,作者揭示了中国艺术歌曲在吸收西方艺术歌曲创作经验的同时,如何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形成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人文气质。从青主、萧友梅、赵元任等早期作曲家的创作,到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两代作曲家的艺术实践,再到其他重要作曲家如冼星海、郑律成等的创作探索,书中展现了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历程。
  作者通过文献研究、作品分析与历史梳理相结合的方法,不仅探讨了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音乐语言、创作手法与文化内涵,还揭示了其在声乐教学与音乐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全书内容详实,分析细致,为研究中国近代艺术歌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框架,同时也为声乐爱好者和专业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研究与经典解读》不仅是对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一次系统性研究,更是对这一时期音乐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重要解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艺术歌曲的概念与特征
  艺术歌曲是独立的声乐艺术体裁,其最令人着迷之处莫过于蕴含于该体裁中的深厚文化底蕴与优美旋律水乳交融,交相辉映,互为成就。艺术歌曲体裁诞生于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萌芽时代,与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音乐家的社会地位转变有一定关联。由于巴洛克和古典时期的音乐家大多为寄居宫廷或者贵族家中的专职乐人,他们通常享受优渥的待遇和薪俸,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因此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身音乐创作和表演实践。以至于该时期不仅诞生了综合音乐、戏剧、舞台表演艺术手段的重要体裁——歌剧,还先后衍生了交响乐队,诞生了交响曲、协奏曲等大型音乐体裁形式。然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也造成了新兴阶级诞生和社会阶层分化,迫使音乐家们不得不与王宫贵族剥离脱钩,使之摆脱了依附封建权贵的隶属关系,成为社会面的自由人和自由音乐家,并因此打破了原本平静而有保障的生活状态。为了寻求精神慰藉,音乐家们经常与作家、诗人、画家或其他艺术家等小资产阶级群体聚会,常以诗歌、文学、艺术的交流、展示为共同话题,举行小型室内聚会,而这也正是之后“艺术沙龙”的早期源头。隶属该社会群体的年轻音乐家舒伯特也意识到了旧有时代的结束和新社会秩序的到来,他作为沙龙文化的一员,在这里结识了一批具有高度修养的诗人、艺术家。他的思想观念亦受到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冲击。他尝试赋予席勒诗歌作品以音乐的力量,以冲破修辞、哲学等方面的枷锁,成就自己心目中的新音乐艺术形式。这是舒伯特的伟大创新,因为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席勒的诗歌无法以音乐形式进行表达。舒伯特轻松地让人声和钢琴伴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和声辅助,而是在诗歌与音乐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并赋予二者均衡的力量,使之相互交融糅合,浑然一体,兴味盎然,变化无穷。艺术歌曲体裁最初诞生于德国,后在众多德国作曲家(代表人物有:舒伯特、舒曼、马勒、沃尔夫、勃拉姆斯等)的推动下逐渐席卷整个欧洲,为当时的音乐家和广大受众普遍认可、接受与喜爱。之后这一体裁的音乐创作在欧洲众多作曲家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形成立意深刻、题材严肃、结构严谨的特点。词曲艺术风格皆以浪漫、抒情特色为主,技巧亦不断发展和逐渐丰富,结构趋于成熟与完美。在欧洲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甚至成为音乐文化中最为主要的载体形式和表达方式,不仅契合当时的时代背景,顺应时代的艺术发展潮流,而且极具民主思想意识,从而全方位地在各个方面影响着后世声乐艺术发展的演进方向。
  第一节 艺术歌曲的概念
  艺术歌曲的艺术价值主要由两个层面予以体现:一是艺术歌曲作品的美学阐释所蕴涵着的艺术美、文学美、人性美;二是艺术歌曲作品自身艺术特色所涵盖的歌词文学特色、伴奏音乐特色、歌者诠释特色。然而艺术歌曲乃至中国艺术歌曲在我国经历了百余年发展后,其概念认定和体裁界定至今尚未形成统一定论,因而其概念认定和体裁界定仍属存在理论争议和让人迷惑的议题。其最大分歧和争议就在于是否应当将具备艺术特色的歌曲统统纳入艺术歌曲概念范畴。事实上,作为一种人类特定历史阶段成长和发展起来的特殊声乐艺术体裁形式,艺术歌曲有着自身形成、发展、演变的独特历史背景和深远的文化渊源,有严格的美学范式与独特的体裁特征。
  ……
展开
目录
绪论 001

第一章 艺术歌曲的概念与特征 003
第一节 艺术歌曲的概念 004
第二节 艺术歌曲的特征 007
第三节 艺术歌曲的形式——诗情与乐情的完美结合 013
第四节 艺术歌曲的伴奏 021

第二章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范式的确立 033
第一节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产生 034
第二节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内容“立于诗” 035
第三节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形式“成于乐” 039
第四节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创作的表达特质 041
第五节 青主——大江东去浪淘尽 044
第六节 萧友梅——满目疮痍凄惶泪 060
第七节 赵元任——教我如何不想他 070

第三章 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第一代作曲家艺术歌曲创作 089
第一节 周淑安——轻摇车儿紧牵棉 090
第二节 应尚能——可怜未竟千城志 096
第三节 黄自——去似朝云无觅处 109

第四章 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第二代作曲家的艺术歌曲创作 125
第一节 贺绿汀——嘉陵江水呜咽流 125
第二节 刘雪庵——红豆相思滴血泪 135
第三节 李惟宁——我是天空一片云 142
第四节 陈田鹤——月夜清风绕山中 150
第五节 江定仙——去年今日岁月悠 159
第六节 谭小麟——回首中原泪满巾 167
第七节 林声翕——白云故乡恨难忘 181

第五章 其他作曲家的艺术歌曲创作 197
第一节 夏之秋——月儿高挂思故乡 198
第二节 张肖虎——寻觅冷清凄惨戚 210
第三节 郑律成——庄严雄伟延安颂 220
第四节 陆华柏——故乡天堂焉无恙 231
第五节 冼星海——遥望琴川心肝断 243

结语 263

后记 267

参考文献 269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