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南通板鹞
0.00     定价 ¥ 88.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74116672
  • 作      者:
    吴玲玲,沈婵媛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2-01
收藏
内容介绍
  远古时期,骨笛的一声清音预示着人类审美情怀中的音律觉醒,也是先民运用声响寻求与大地、与天空沟通的最初方式。这凿孔为笛的自觉行为历经万年不断演变,不断突破,骨笛转化为竹笛,竹笛又转化为葫芦哨,材质的千挑万选,暗合了人类历史进程中音律审美与生产生活渐趋融合的发展轨迹。葫芦这种寻常可见的植物,逐渐成为人们向自然寻求天然音响的好选择。这些经由匠人雕刻的带有音律的葫芦在空中兵分两路,一路向北发展为信鸽的鸽哨,另一路向南成为板鹞风筝的哨口。
  风筝,集民俗、工艺、文化等多元内涵于一体,是一种结构完整的民俗文化样式,也是中国传统的民间玩具,一根长线连接手心与遥远的天空,藉由风筝,“天人合一”的梦想变得有迹可循。“风筝”一词真正出现是在明代陈沂的《询刍录》里:“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筝,故名风筝。”可见鸣唱的“纸鸢”才呼作“风筝”。宋人市井生活丰富,追求享乐。可以发音的风筝设计思想到了宋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宋人将安装在风筝上的笛子或琴弦改造成了发音可控、传音悠长的哨子,这样的哨子被称为宋哨,并且很快流行开来。风筝上出现哨口是宋代风筝的特色。这样的风筝于北宋时期传入南通之后,南通人不但把其中的技艺完全保留下来,而且还使其发展得更为炉火纯青,向着高大、美观、有音律的方向发展。南通板鹞在放飞时,百哨千口齐鸣,似疾风穿过丛林,被称为东方天籁。这源自远古骨笛鸣响于天际的哨音,是天地间奏响的自然神曲,南通板鹞也成为南通地域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
展开
目录
前言 占尽东风第一鹞

第一章 历史渊源
一、南鹞北鸢
二、御风而行
三、乾坤一哨

第二章 文化价值
一、鹞知天青
二、游艺于天
三、云端图腾
四、匠心致远

第三章 制作技艺
一、骨架扎制
二、筝面制作
三、哨口雕刻
四、放飞调试

第四章 工艺流派
一、流派分类
二、作品欣赏

第五章 传承之路
一、活态传承
二、静态传承
三、新媒体传承
四、创新探索
五、发展瓶颈

第六章 能工巧匠
一、筝鸣云天——郭承毅
二、心随鹞舞——王志清
三、传承真趣——陆宝如
四、人鹞合一——张文智
五、碧野丹心——王泽君

后记

附:南通板鹞风筝大事记年表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