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新型有源配电网运行调控技术
0.00     定价 ¥ 85.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9897178
  • 作      者:
    范辉,杨少波,梁纪峰,罗蓬,胡雪凯,马瑞
  • 出 版 社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从我国新型有源配电网发展形势及技术现状出发,首先介绍了新型有源配电网的组网装置及形态特征,阐述了有源配电网的典型场景;从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用电行为特性分析、需求侧响应、边缘节点感知优化配置等方面介绍了新型有源配电网智能感知技术;提出了新型有源配电网承载力动态评估技术,对研发的光伏接纳能力评估系统设计方案及功能应用进行了阐述;研究提出了配电台区资源优化配置、源网荷储互动及边缘自治决策技术,介绍了自主研制的配电台区光伏感知决策一体化终端;研究提出了中压配电网光伏集群云边协同优化调控的架构、模型和算法,并进行了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提出的有源配电网分布式光伏并离网主动控制、电能质量统一调控及多模态平滑切换等技术,介绍了分布式储能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容量配置、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结构设计方案;针对分布式电源点多面广的现状,研究提出了分布式电源集群控制架构及策略,介绍了研制的主动支撑型分布式光伏样机;在有源配电网快速保护方面,分析阐述了拓扑自识别、基于 5G 的馈线自动化及多端差动保护、主站集中式故障定位技术;最Z后从供电可靠性评估、故障就地自愈及集中式恢复策略等方面介绍了新型有源配电网故障恢复体系,保障新型有源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书对分布式电源及配电网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可供电气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电力公司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查阅参考。 


展开
作者简介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以建设和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是河北省能源领域的核心企业,供电范围覆盖石家庄、保定、沧州、邯郸、邢台、衡水6市级雄安新区,供电面积8.4万平方公里、服务电力客户2800多万户。

展开
内容介绍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及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战略的提出,从电源侧来看,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配电网,电源结构整体由“集中式、大容量、高电压等级并网”向“分布式、小容量、低电压等级并网”,发电设备由电磁感应设备向电力电子设备转换。

从负荷侧来看,负荷侧类型由传统的交流负荷向充电桩、电动汽车、冷热电三联供等交直流负荷转变,负荷相应特性更加多元化。从电网侧来看,随着电力电子变压器、多端口电能路由器等柔性互联设备的接入,以及微电网、综合能源系统等多元组网形式的出现,配电网形态由传统的放射状交流无源系统向末端源网荷储互动、交直流混合系统演变,进而呈现出多元融合与多态混合的新形态,传统配电网的感知采集能力、调控能力及保护控制能力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

本书主要介绍新型有源配电网在网架结构、智能感知、承载力评估、协调调控、主动支撑、保护控制及故障恢复的技术、装置和系统成果提高电网新型源荷承载力水平,提升分布式新能源消纳能力,保障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
目录

1 概述 

2 新型有源配电网组网形态

2.1 直流配电网典型结构及选取原则

2.2 主要组网装置及形态

2.3 有源配电网典型场景

3 新型有源配电网智能感知

3.1 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

3.2 光伏用户用电行为特性分析

3.3 电力用户画像分析

3.4 边缘节点感知优化配置

4 新型有源配电网承载力动态评估

4.1 承载力评估模型

4.2 评估模型求解方案设计

4.3 承载力评估系统开发

5 新型有源配电网云边协调调控

5.1 配电网资源优化配置

5.2 配电台区源—网—荷—储协同互动 

5.3 配电台区分布式光伏边缘自治决策

5.4 中压配电网云边协同调控

5.5 负荷直控技术

6 新型有源配电网分布式光伏主动支撑

6.1 分布式光伏并网功率控制

6.2 分布式光伏并网主动支撑

6.3 分布式光伏离网主动支撑

6.4 分布式光伏电能质量治理

6.5 分布式光伏多模态平滑切换

7 新型有源配电网分布式储能主动支撑控制

7.1 分布式储能参与一次调频容量配置

7.2 分布式储能参与一次调频的控制策略

7.3 分布式储能功率控制系统设计 

8 新型有源配电网光伏集群协调支撑

8.1 控制架构

8.2 主动支撑型光伏样机研制

9 新型有源配电网快速保护

9.1 配网拓扑自识别

9.2 基于 5G 的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

9.3 基于 5G 的多端差动保护 

9.4 后备保护技术

9.5 主站系统集中式故障定位

9.6 配网快速保护终端研制

10 新型有源配电网供电快速恢复

10.1 有源配电网可靠性评估 

10.2 配电网故障就地自愈方法

10.3 有源配电网故障恢复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