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科技支撑大食物观潜力趋势展望
0.00     定价 ¥ 89.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1670083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科技支撑大食物观潜力趋势展望》围绕“科技支撑大食物观潜力趋势展望”主题,分为总报告和七个专题报告。总报告阐述了大食物观的内涵、中国大食物发展现状、科技支撑潜力趋势及政策建议。专题报告分别从粮食、畜禽、森林、水产、设施农业、食品加工和微生物领域,分析了各领域食物供需结构、科技支撑潜力、极端情况下的支撑能力及政策建议。附录提供了中国主要食物供给与消费现状、食品加工制造业与大食物各行业关联、产业发展趋势及科技支撑情况等数据。全书旨在从多维度探索科技如何支撑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居民食物需求。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篇 总报告
  科技支撑大食物观潜力趋势展望
  一、大食物观的内涵
  (一)大食物观提出的时代背景与意义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您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事关国运民生,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一样是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
  食物供给体系的变化,能够映射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食物短缺。1978年之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我国才逐渐摆脱食物短缺。在那样一个时期,食物问题几乎就等同于粮食问题,当时中国居民的食物消费以粮食为主,目标是有的吃,填饱肚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从注重粮食数量安全开始向兼顾数量安全和营养安全过渡。
  1993年国务院制定并颁布《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是我国首部关于食物与营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从单一数量安全扩展为数量安全与营养安全并重。
  1996年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白皮书明确表示,中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并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是我国解决粮食供需问题的基本方针。在此方针指导下,我国形成了符合国情的粮食安全观,即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基础,粮棉油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保障粮食有效供给是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我国传统粮食安全观侧重粮食供给数量,基于此,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农业发展政策,粮食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强调保障粮食供给以及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明确要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将粮食安全纳入国家安全大局,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进行了系统阐述,明确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正是这些相关论断引领并推动了我国粮食安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单一安全”向“全链条安全”拓展,“产量安全”向“生态安全”延伸,“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推进。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启动实施油料、糖料、天然橡胶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同时,强调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
  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强调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并将“树立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作为重要内容。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指出,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提出建设粮食生产的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的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区。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2021年4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要求国家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采取措施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完善粮食加工、流通、储备体系,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求国家完善粮食加工、储存、运输标准,提高粮食加工出品率和利用率,推动节粮减损。要求国家实行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以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
  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总报告
科技支撑大食物观潜力趋势展望 3
一、大食物观的内涵 3
二、中国大食物发展现状和科技支撑潜力趋势 8
三、政策建议 46
参考文献 48

第二篇 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一 大食物观背景下科技支撑粮食领域潜力趋势 57
一、粮食的内涵 57
二、中国粮食供需结构、潜力和趋势 58
三、中国科技支撑粮食的潜力和趋势 73
四、极端情况下中国科技支撑粮食的潜力 89
五、政策建议 94
参考文献 97
专题报告二 大食物观背景下科技支撑畜禽领域力趋势 99
一、畜禽食物的内涵99
二、中国畜禽食物供需结构、潜力和趋势 99
三、中国科技支撑畜禽食物的潜力和趋势 114
四、极端情况下中国科技支撑畜禽食物的潜力 128
五、政策建议 134
参考文献 136
专题报告三 大食物观背景下科技支撑森林领域潜力趋势 142
一、森林食物的内涵 142
二、中国森林食物供需结构、潜力和趋势 143
三、中国科技支撑森林食物的潜力和趋势 151
四、极端情况下中国科技支撑森林食物的潜力 157
五、政策建议 159
参考文献 161
专题报告四 大食物观背景下科技支撑水产领域潜力趋势 163
一、水产食物的内涵 163
二、中国水产品供需结构、潜力和趋势 163
三、中国科技支撑水产品的潜力和趋势 169
四、极端情况下中国科技支撑水产品的潜力 178
五、政策建议 181
参考文献 182
专题报告五 大食物观背景下科技支撑设施农业领域潜力趋势 183
一、设施农业的内涵 183
二、中国设施农业食物供需结构、潜力和趋势 184
三、中国科技支撑设施农业的潜力和趋势 197
四、极端情况下中国科技支撑设施农业的潜力 206
五、政策建议 207
参考文献 208
专题报告六 大食物观背景下科技支撑食品加工领域潜力趋势 212
一、食品加工的内涵 212
二、中国加工食品供需结构、潜力和趋势 214
三、中国科技支撑食品加工的潜力和趋势 223
四、极端情况下中国科技支撑食品加工的潜力 234
五、政策建议 236
参考文献 239
专题报告七 大食物观背景下科技支撑微生物领域潜力趋势 241
一、微生物食物的内涵 241
二、中国微生物食物供需结构、潜力和趋势 242
三、中国科技支撑微生物食物的潜力和趋势 249
四、极端情况下中国科技支撑微生物食物的潜力 257
五、政策建议 259
参考文献 261

附录
附表1 中国主要食物供给与消费现状 265
附表2 食品加工制造业与大食物各行业之间的关联 266
附表3 中国大食物产业发展趋势 268
附表4 “十三五”“十四五”期间中国科技支撑大食物产业情况 271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