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人靠大脑左半球说话<br> 人是靠大脑左半球说话的。这是100多年前,法国神经科医生布朗克发现的。为了纪念他的功绩,这部分脑区被命名为“布朗克区”。<br> 一天,有位奇怪的病人来找布朗克大夫看病,进来时什么话也不说。布朗克问他:“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助吗?”病人还是一言不发。后来,患者用文字告诉大夫:他既不聋也不哑,过去是能说话的,后来突然在一场大病中失掉了语言表达能力。这位“有口难言”的患者引起了布朗克大夫的极大兴趣和同情,于是决心要把病因弄个水落石出。他坚持给患者治疗,从未间断,直到患者死去。后来经尸体解剖,布朗克大夫终于发现,这个病人的大脑左半球的某些组织发生了严重病变。布朗克激动地说:“原来人是靠左半球说话的。”<br> 布朗克的发现,经过神经生理学家的多次实验和验证,确认布朗克发现的这一皮层区域是大脑皮层中专管语言运动的中枢。如果语言运动中枢发生病变,就会形成“失语症”。<br> 以后研究发现,左半球的语言中枢有四个部位,分别管看字、听话、写字、说话。哪个部位发生病变,相应机能就会丧失。例如有的老年病人能看书但不能写字;有人不能说话,却能写字表达。<br> 为什么无头动物也能学习<br> 每当我们的学习成绩不佳时,常常会听到来自长辈的指责:你怎么不多动动脑筋呢?不错,我们日常学习主要靠的是大脑的积极活动。但是,学习并非都要有脑子不可。<br> 有人用无头的蝗虫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无头蝗的肢体位置学习实验,证明了切去头部的蝗虫,肢体并没有死,而且经过训练还能学会新的技能。<br> 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取两只蝗虫,切去它们的头,在它们的腿上安装刺激电极。将其中的一只做实验对象,另一只做对照。如果实验目的是要动物学会抬腿,那么每当实验动物的腿放下时就及时给以电刺激,以示惩罚,直到它的腿抬起为止。在每次电击实验对象的同时,对照动物也同时被电击,但不管它的腿是否抬起。过一会若实验动物的腿又放下了,于是又再度受到电击,这样训练几十分钟,无头蝗就能明白实验是要它抬腿的,于是它就把腿抬高不放下了。这个实验效果只发生在实验对象动物的肢体上,作为对照的动物是学不会的。这是因为实验对象动物,在实验中受到的刺激是赏罚分明的,而对照动物受到的刺激完全是随机的,它无法弄明白刺激的原因,所以什么也学不会。由此看来,过去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的基础是大脑皮层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的理论,需要作些修改了。<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