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市场、企业与中间性组织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各样的经济组织层出不穷。除一体化大企业之外,战略联盟、虚拟企业、企业集群等经济组织纷纷涌现,并在竞争中逐渐表现出竞争优势,学术界将这些新兴的经济组织统称为中间性组织。中间性组织为什么会出现?其本质是什么?为什么称其为中间性组织?“中间”的涵义是什么?本章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经济思想中关于市场、企业与中间性组织本质的研究进行简要梳理,并阐明本书对市场、企业与中间性组织本质的观点。
第一节 市场的性质
“市场”(Market)源于拉丁文Mercatus,本意指“贸易”或“贸易的场所”。众所周知,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没有剩余产品可用来交换,在这种条件下,市场是不可能产生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劳动产品有了剩余,劳动产品的交换开始出现,市场也就随之出现了。在西方社会,市场最初具有三层含义:第一,市场表示一个物理空间,在这一空间中交易者进行无数的市场交易,即市场是交易发生的场所;第二,表示在这个物理空间中,人们的聚集和相关的经济活动;第三,市场也表示进入市场交易的权利①。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涵义逐渐演变为在供给与需求作用下的经济交易。到了19世纪,现代意义上的市场形式开始出现,市场被逐步的抽象成为调节供给与需求的价格机制。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经济学研究都是以市场为背景,计论市场经济中各类问题的。但是,究竟市场如何界定,其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却被许多经济学研究者忽视了。本节旨在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总结归的纳揭示出市场的本质,界定市场的性质。
①周长城:《经济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8页。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