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人人都该懂的科学哲学
0.00     定价 ¥ 54.9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213091858
  • 作      者:
    (美)杰弗里∙戈勒姆(Geoffrey,Gorham)
  • 译      者:
    石雨晴
  • 出 版 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2-01
收藏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读者希望哲学书籍具有的两个特点是:有条理、说清楚。令人欣喜的是,杰弗里·戈勒姆不仅满足了这两个愿望,还附送了一个奖励:很有趣。

●《人人都该懂的科学哲学》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它既提供了有关科学的起源和未来,科学的本质、方法和目的的宏大视野,又辅以接地气、大开脑洞的案例,让你从猫咪的惨叫、番茄苗的意外死亡等小小案件中获得有关科学的真知灼见。

●《人人都该懂的科学哲学》给了我们一个重新认识科学、反思自身知识体系的机会。它从没有疑问之处生出疑问,打破了我们对科学抱有的刻板印象,让我们不由得生出感叹:这正是学校的教育中缺失的那一环。

● 湛庐文化出品。

 


展开
作者简介

杰弗里 戈勒姆

● 美国玛卡莱斯特学院哲学系讲席教授。他在课堂上把复杂难懂的哲学讲述得清晰透彻、充满趣味,被学生评价为“100%完美的教授,110%完美的人类”。

● 钻研哲学30余年,专长于哲学史、形而上学和美国哲学。

● 喜欢滑冰,爱听舒伯特和“快乐小分队”的音乐。


展开
内容介绍


●从未有哪个时代像今天一样,科学让人类社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前演化。这场两千多年的长程奔跑似乎来到了冲刺阶段,不断有人做出世界末日的预言,那么,科学最终带给我们的究竟是生存还是毁灭?科学研究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科学能告诉我们绝对真理吗?

带着这样的关怀,《人人都该懂的科学哲学》首先讲述了科学脱离哲学、独立成长的过程,然后以智慧设计论、弦理论、占星术、有神论、社会建构主义、女性主义等充满争议的问题为例,辨析了科学的定义、方法和目的,科学和社会的关系。伟大的科学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笛卡儿、休谟、培根、波普尔、库恩等纷纷出场,上演了一场绵亘数千年的辩论。

面对未来的挑战,无论人类能否破解“公地悲剧”、实现星际殖民,杰弗里·戈勒姆以科学哲学的视角安慰我们:“当生命终结,人类文化仍然存在,只不过是存在于过去。希望它永远存在就太过分了,无异于希望巴黎时时处处是春天。”


●《人人都该懂的科学哲学》属于湛庐文化重磅推出的“新核心素养”系列图书之一。本系列图书致力于推广通识阅读,扩展读者的阅读面,培养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其中涵盖了哲学、心理学、法律、艺术、物理学、生物科技等诸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其中《人人都该懂的科学哲学》的内容涵盖了科学哲学的核心思想,让你一本书了解科学哲学的核心智慧。



展开
精彩书评

这本科学哲学的导论棒极了!内容新颖、兼容并包,重要的是,它读起来超级有趣。

——玛格丽特∙莫里森

多伦多大学哲学教授

 

清晰、生动、发人深思。书中举了很多过去或现在的例子,很有帮助。对于任何有兴趣探索科学的目的和局限的读者,我都强烈推荐这本书。

——罗伯塔∙L. 米尔斯坦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哲学系副教授

 

杰弗里是一个可爱、聪明、有爱心、有温度的人。他对课程材料有深入的了解,非常善于思考和阅读,并且擅长解释复杂的想法,让它们看起来很清晰。他是一位100%完美的教授,110%完美的人类。

——玛卡莱斯特学院的一位学生


展开
精彩书摘

智慧设计论

历史上众多“边缘”科学引发的科学地位争议凸显了定义科学之难。这些所谓的“边缘”科学包括炼金术、顺势疗法、颅相学(根据颅骨形状判断人的心理及行为),以及形式多样的超心理学等。最近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关于“智慧设计论”的争论,该理论在美国被宣传为是可以替代达尔文自然选择进化论的理论。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智慧设计运动盛行,智慧设计论也被许多公立学校纳入科学课程之中。2005年时,就连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也参与进来:“两种理论都应妥为教授……这样人们才能理解双方支持者到底在争论什么。”

不过,同年联邦法院就裁定,在公立学校教授智慧设计论课程违反了美国宪法禁止“建立宗教”的规定。大法官约翰·琼斯三世(John Jones III)在做决定时采信了科学哲学家对科学的定义。他在反对智慧设计论的司法判决书中明确援引了好似波普尔证伪主义的标准:“若将事件发生原因归结为某种无法检验真伪的超自然力,一种无法被驳倒的主张,那就等于下了定论,没有理由继续寻找其自然解释了。”

在讨论琼斯大法官以波普尔观点否决智慧设计论是否正确前,说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实:波普尔最初并不认为进化论是科学。他主要担心“适者生存”这一进化原则太平凡且无法检验。如果这里说的“适者”并非指在斗争中生存下来,并就长远来看繁衍出最多子嗣,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意思?而如果适者生存唯一的意思就是幸存者幸存下来,那这一主张又要如何证伪呢?正因为如此,在波普尔看来,进化论与弗洛伊德的理论一样,可以解释一切。若某一物种经过数千代繁衍后进化出了短尾,那么这条短尾势必是它成为“适者”的优势。然而,若进化出长尾,也适用于同一解释!因此,波普尔声称,进化论不是一个可检验的科学理论,而是一个“形而上学的研究计划”。

后来,他发现生物学家可以提出物种在特定环境中除幸存之外更具体的适者标准,便撤回了否认进化论为科学的主张。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严寒环境中,若其他条件均相同,就可以预测有温暖皮毛和(或)厚厚脂肪的物种会比其他不具备这些条件的物种更能幸存并繁衍下去。当然,这样的预测真要检验并不容易,毕竟进化是非常缓慢的。不过,生物学家们找到了绕过这一问题的巧妙方法,他们可以观察果蝇等生命周期非常短的物种如何进化,也可以通过化石观察物种的长期进化。

再回过头来讨论智慧设计论,首先应注意的是,它的支持者,如理海大学微生物学家迈克尔·贝赫(Michael Behe),与早期“神创论”运动的《圣经》直译主义保持着距离。贝赫认同地球非常古老,且确有自然选择的进化发生,至少在“微观”或基因层面是如此。但他坚称,在解释物种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特定生物系统“不可简化的复杂性”时,智慧设计论更为科学。贝赫所说的不可简化的复杂系统是指,任意组件异常都会导致其功能失灵的系统。他将细菌鞭毛、纤毛等各种微生物结构和眼睛比作捕鼠器:任何组件缺失都捕不到老鼠。据称,不可简化的复杂生物系统的存在是经典进化理论难以解释的一个问题。仅拥有这些系统的部分组件是没有优势的,因此,这些系统是不可能逐步进化而成的:眼睛自然是非常有用的,但只有晶状体、视网膜或角膜就没有任何用处了。这个论证实际就是自然神学“目的论论证”的生物化学版本,已由进化论维护者仔细辩驳过了。比如说,他们坚称贝赫所提出的那些系统并不具有不可简化的复杂性,贝赫所使用的生物系统“组件”概念过于简化,以及一开始因某一优势而获得选择的特征后来也可以服务于其他功能。

智慧设计论的批评者称,该理论是建立在“假两难推理”的谬论之上的,即便经典进化论无法解释不可简化的复杂系统,也不代表这些系统就是被设计而成的,除了这两种解释之外,可能还有别的解释存在。公平地说,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支持智慧设计论的证据都是对系统复杂性唯一可能的解释:任何科学理论都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不过,在复杂性问题上,智慧设计论必须至少给出一个可替代进化论且优于进化论的解释,才可能得到认真对待。可惜的是,智慧设计论支持者更多地是在攻击进化论的所谓薄弱之处,而非详细解释自己所支持的理论。贝赫在其著作《达尔文的黑匣子》(Darwin’s BlackBox)临近结尾时特意为自己辩护:“无须知道设计者是谁,也能得出某物是设计品的结论。”当然,如他所言,同样的证据,人们可以得出千奇百怪的结论。但问题是,存在智慧设计者的假说是否能得到证据本身的支持呢?我们发现,如果不了解设计师,就很难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该如何检验“复杂生物系统是由智慧主体设计而成的”这一理论呢?通常检验理论的方式是,根据该理论预测过去出现过或未来将出现的现象,或者预测实验结果,然后检查预测与实际结果是否一致。但我们并不知道检验智慧设计者假说时应观察什么自然现象或实验结果,因为我们压根不知道这个主体有什么意图或技能。它也许会创造眼睛和鞭毛,也许会根据自己的独特喜好创造出别的什么东西。根据贝赫提供的所有关于该智慧主体的信息,我们不可能得出鞭毛在其眼中是否具有重要价值的判断,若说它蔑视这样的系统也是很有可能的。如果没有更详尽的细节,那么根据存在该主体的假说,我们也只能认为,生物系统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该主体想要创造它们,生物系统之所以复杂是因为该主体偏好复杂。这样的假说没有办法真正检验,因为无论我们观察到什么,都能与该假说完全一致。

不过,我们或许可以作出更多关于智慧设计者意图和技能的猜测,从而作出更具体的预测。我们也许应预测智慧设计者创造生物结构时是遵循有利于该生物本身的原则,正如我们预测自然选择会让生物逐步进化出具有适应性的特征一样。举个例子,某些栖居于浑浊水域的鱼类,它们的眼睛拥有适合在此类水域视物的构造。问题是,这种设计偏又不利于该水域中小型鱼类的生存,它们会更容易被发现并被捕食。正如英国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所说,大自然是如此“腥牙血爪”,很难想象它是出自仁慈设计者之手。

此外,假设设计者的意图是进一步满足被设计者的生存需求,那么大自然中似乎充斥着明显糟糕的设计。对于绝大多数昆虫、鱼类和鸟类来说,早死是常态,生存才是罕见的例外,繁殖则更不用说了。即使对人类来说,事实也是悲伤的:日常生活要为食物和住所而奔波,还一直处在疾病和暴力的威胁下。面对这些明显愚蠢或带有恶意的设计,智慧设计论支持者可能会援引我们熟悉的告诫之语:“智慧设计者的意图是超出我们理解能力的。”但这样一来,又会回到“一切复杂系统都是设计而成”这一不可检验的观点。

飞天意面神教

尽管迈克尔·贝赫认为现代分子生物学是智慧设计论的关键,但从生物复杂性推论到智慧设计者是非常老式的“自然神学”的主要内容。在该领域经典著作《自然神学;或关于神的存在和属性的证据》(Natural Theology;or,Evidences of the Existence and Attributes of the Deity)中,威廉·佩利(William Paley)主张,人类的眼睛和海岸上发现的“滴答”作响的手表一样,都表明了有设计者的存在。

上文提出的反对意见也非常老式——智慧设计者假说缺乏足够的细节以检验。在《自然宗教对话录》(Dialogues Concerning Natural Religion)中,休谟指出,支撑智慧设计论的证据介于西方传统上帝假说和“婆罗门”观点之间,后者认为世界是“从一只巨大无穷的蜘蛛而来,蜘蛛腹中吐出的丝结成了这个复杂的庞然大物,接着又将它整个或部分毁灭吸收,将其分解成为它自己的精华”。

当代智慧设计论反对者采用了同样具有讽刺意味的策略,他们为受欢迎的智慧设计者假说找到了奇异的替代理论,他们提出,生物复杂性也是支持“飞天意面神教”(flying spaghetti monster)的证据,并游说美国学校教授这一理论。


展开
目录

前 言 科学哲学是什么?

 

第1章  科学的起源

古之源头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

哥白尼革命

科学革命

 

第2章  定义科学

可检验性:科学的本质?

反对证伪主义的理由

智慧设计论

弦理论

 

第3章  科学方法

演绎主义对归纳主义

超越归纳主义和演绎主义

 

第4章  科学的目的

科学实在论

反实在论的不同版本

还原和统一

 

第5章  科学的社会维度

社会建构主义

女性主义科学哲学

科学与价值观

 

第6章  科学与人类未来

我们注定灭亡吗?

其他世界

超越人类

 

延伸阅读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