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靠谱
作者菠萝是曾从事十多年癌症新药研发的科学家,北大客座教授。内容都是有确切的文献出处,经受过同行评议。著名乳腺癌专家、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徐兵河教授诚意荐读。
◆知识前沿,有用
作者先消化乳腺癌治疗领域前沿的研究成果,再以读者听得懂的语言把有用的信息告知大家。
◆饱含人文关怀
作者也曾是乳腺癌患者家属,感同身受的经历让他能换位思考,不止关注知识,更关注人本身,传递真正能够帮助到患者的信息。有温度的科普,是作者写每一篇文章都希望实现的目标。
◆不枯燥,易懂还有趣
了解作者菠萝的读者都知道,他的文字读起来就不想停下来。再有用的知识只有真正看得进去才会有帮助。
◆赠送音频版图书
读一遍,再让菠萝给你讲一遍。
《菠萝解密乳腺癌》科普书中《她说:菠萝解密乳腺癌》中,菠萝会系统性地介绍乳腺癌,包括它的发病机制、预防、筛查手段、精准治疗方法、饮食指南、心理康复等。专业、靠谱,这本书像菠萝的其他书一样有料、有趣、有温度。如果你是普通读者,这本书定能让你学会如何预防乳腺癌,如果你是患者或家属,前沿治疗方案和康复期注意事项定能让你消除恐慌,燃起希望。
为什么此书值得你阅读?
◆内容靠谱
作者菠萝是曾从事十多年癌症新药研发的科学家,北大客座教授。内容都是有确切的文献出处,经受过同行评议。著名乳腺癌专家、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徐兵河教授诚意荐读。
◆知识前沿,有用
作者先消化乳腺癌治疗领域前沿的研究成果,再以读者听得懂的语言把有用的信息告知大家。
◆饱含人文关怀
作者也曾是乳腺癌患者家属,感同身受的经历让他能换位思考,不止关注知识,更关注人本身,传递真正能够帮助到患者的信息。有温度的科普,是作者写每一篇文章都希望实现的目标。
◆不枯燥,易懂还有趣
了解作者菠萝的读者都知道,他的文字读起来就不想停下来。再有用的知识只有真正看得进去才会有帮助。
乳腺癌的患病因素有哪些?
最大的两个风险因素
乳腺癌第一大风险因素是什么?
是当女人!
99% 乳腺癌患者都是女性,所以要躲避乳腺癌,最好的办法就是当个男的。
乳腺癌第二大风险因素是什么?
是变老!
和绝大多数癌症一样,乳腺癌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步提高(图 4)。吃个仙丹,永
葆青春是个防癌的好办法。
这两个因素听起来很搞笑,但从科学统计上而言,确实如此。
从中还可以得出一个明确推论:随着中国女性人口老龄化,乳腺癌人数肯定会越来越多。
其他风险因素
除了刚才说的两个因素,乳腺癌还有哪些明确的风险因素呢?
大致可以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先聊聊先天因素。
第一是激素水平。
多数乳腺癌细胞生长依赖雌激素。研究表明,女性一生中受雌激素影响时间越长,发病可能性就会越高。月经初潮早(12 岁以前),闭经晚(55 岁以后),没有分娩经历,没有母乳喂养经历等都会让女性受到更高水平的雌激素影响,因此,统计上来讲这些都会增加乳腺癌风险。
第二是遗传基因。
一些先天基因突变会增加乳腺癌发病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 BRCA1 和BRCA2 这两个基因。如果携带 BRCA1/2 突变,乳腺癌发病概率会增加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好莱坞女星朱莉就是因为不幸从妈妈那里遗传了 BRCA1 突变,而不到 40 岁就预防性切除了乳腺和卵巢。
第三是乳腺致密程度。
这一点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研究发现,致密型乳腺患癌概率更高。这不是摸起来的感觉,而是指医学影像中的特征。通常,脂肪越少,腺体越多的乳房,致密度越高。
图 5 中,从左到右,致密程度逐渐增加。最左边乳腺含大量脂肪,致密度最低,因此影像上有很多看似透明的区域;而最右边则几乎全是腺体,致密度非常高。
所以,并不是简单的罩杯大就容易得乳腺癌。如果是脂肪为主,那么风险并不会增加。
为什么致密乳腺发病率更高?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但可能和乳腺癌来源有关。前面提到过,乳腺癌通常来自乳腺导管和腺泡的上皮细胞,而不是脂肪细胞。因此,含腺体多的致密型乳腺,或许有更多可能癌变的细胞。
致密性乳腺还带来另一个麻烦,就是使得 X 射线难以检测出肿瘤,这导致筛查难度增加,容易耽误早期干预机会。
相对欧美来讲,中国女性致密型乳腺比较多,因此要特别注意,筛查需要加上不同项目,同时尽量避开其他生活方式带来的致癌风险。
下面再讲讲后天因素,也就是生活方式带来的乳腺癌风险。下面三点是研究最多,也是最应该避免的。
第一是喝酒。
16% 的女性乳腺癌是喝酒导致的。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把所有含酒精的饮品,无论红酒、白酒还是啤酒,都列为一级致癌物。因为酒精进入体内会被代谢成为乙醛,而乙醛能引起细胞内 DNA不可逆的突变,从而导致癌变。中国社会最大的谎言之一,就是每天靠电视广告
狂给人洗脑的所谓“养生酒”。
红酒特别值得一提。很多女性开始喝红酒,是因为听说它可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这其实是有争议的。但没有争议的是,红酒对女性是确定致癌因素!2017 年对超过 1200 万名女性的数据分析后发现,即使每天只喝一小杯酒,女性乳腺癌概率也会显著增加。
所以,如果女性想要防癌,官方推荐很简单直接:最好别喝酒,实在不行也尽量少喝酒。
第二是肥胖。
由于高热量食物的流行,全世界范围内,肥胖都成了越来越大的社会问题。超重会带来很多健康风险,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关节炎,也包括乳腺癌。
体重增加会显著增加乳腺癌风险。研究显示,超重或肥胖的中老年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会增加 30%~60%。因此,对于绝经后的女性来说,体重需要好好控制。
为什么肥胖会增加罹患乳腺癌风险呢?目前认为有两个可能原因。其一,脂肪细胞中含有芳香化酶,能把女性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前面说了,雌激素水平高会增加乳腺癌风险。其二,肥胖人体内通常胰岛素水平比较高,这和乳腺癌发病率也是正相关的。
第三是经常熬夜或上夜班。
我们都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但可能很少人知道熬夜会致癌。早在 2007 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已经把“熬夜倒班”定义为 2A 类致癌因素。有两项大规模的独立研究都发现,经常需要值夜班的护士,罹患乳腺癌的概率比普通人群更高。另一项研究发现,经常需要倒时差的空姐,罹患乳腺癌概率也有所提高。
注意:这里不是说“晚睡晚起”不如“早睡早起”,而是说频繁改变生活和睡
眠节奏,导致生物钟紊乱,这有害于健康。如果有规律地晚睡晚起,也比不断改
变要好得多。
说了这么多增加乳腺癌风险的因素,那么有什么办法能降低风险吗?
当然有。
下面两点是有明确数据支持的。
第一是锻炼。
2017 年,通过分析 144 万人的大数据,发现锻炼能显著降低至少 13 种癌症的发病率,其中就包括乳腺癌(图 6)。而且即使对肥胖的人,锻炼依然有防癌的效果!
专家通常推荐每天 30~60 分钟的运动和锻炼时间。要想防癌,运动量很重要,什么锻炼方式不那么重要,而且也不需要剧烈运动。跑步、球类、太极拳、广场舞……选一种喜欢的、适合自己的运动,坚持下来就很好。
第二是多吃蔬菜和水果。
通过对 10 多项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科学家发现女性多吃蔬菜,或者多吃水果都能稍微降低一些乳腺癌发生率。但防癌效果最好的,是蔬菜和水果都多吃的群体。
多吃蔬菜水果不止能防癌,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中风和很多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因此实在没有道理不照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大家每天摄入 300~500g 蔬菜,其中深色蔬菜占1/2。同时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 200~350g 新鲜水果。注意:不能用果汁代替,因为它缺了一些重要成分,比如纤维。
总结一下,乳腺癌的风险因素是很多的,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先天因素我们改变不了,但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可以选择的。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多锻炼、多吃蔬菜水果,等等,都能有效地降低每个人乳腺癌的发生概率。
希望大家了解疾病,不再恐慌。
1、为什么年轻人罹患乳腺癌特别多? / 2
● 就癌症整体而言,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但在 30~55 岁之间,女性是显著高于男性的,因为乳腺癌高发期较早。
● 女性癌症患者中 15% 都是乳腺癌,每年全世界有高达 20 万年轻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
● 乳房中的脂肪细胞极少会癌变。所以并不是乳房越大,患癌风险就会越高。
2、为什么老有明星因乳腺癌去世? / 8
● 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有差异,整体而言,癌症晚期比早期生存率差,三阴性比其他亚型更差。
● 媒体时代,大家更容易听到治疗失败的新闻,因为治好的人太多了,没有新闻点。
● 如果癌症患者放弃正规治疗,生存期通常要大打折扣。
3、乳腺癌的患病因素有哪些? / 13
● 岁数越大,罹患乳腺癌概率越高。随着中国女性人口老龄化,乳腺癌患者数肯定会越来越多。
● 激素水平、遗传基因和乳腺致密程度是主要的先天风险因素。
● 喝酒、肥胖和作息不规律是主要的后天风险因素。
4、哪些食物可能含有雌激素? / 21
● 豆浆、豆腐等豆类制品不会增加乳腺癌风险,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 一些高端补品中可能含有增强雌激素的物质,一定要谨慎。
● 很多蘑菇里都有芳香化酶抑制物,可能调节激素水平,建议适量食用。
5、服用避孕药会导致乳腺癌吗? / 27
● 口服避孕药如果含有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风险和使用了多少年避孕药直接有关,时间越长,风险越高。
● 如果有乳腺癌家族史或携带 BRCA1/2 基因突变,使用避孕药需要更加谨慎。
● 服用避孕药整体利大于弊,而且长期使用避孕药的女性,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结直肠癌风险降低。
6、遗传性乳腺癌有什么特点? / 33
● 与乳腺癌相关的遗传基因有十几个,最主要的是 BRCA1 和 BRCA2。
● 了解自己的家族史非常重要,如果多位亲属出现乳腺癌或卵巢癌,要引起重视。
● 是否进行预防性手术是个人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因人而异。
7、乳腺癌怎么筛查? / 39
● 每一种癌症的筛查方式都是不同的,对于乳腺癌而言,目前官方推荐手段主要是乳腺 X 线造影(钼靶),还可辅以磁共振成像检查。
● 中国和美国乳腺癌筛查推荐略有不同,整体而言,对于 40~74 岁的女性最推荐筛查。
● 中国女性由于致密性乳房比例高,单用钼靶筛查效果不如欧美女性,需要配合其他技术手段。
8、乳腺纤维腺瘤,是良,是恶? / 45
● 纤维腺瘤是乳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通常发生在 30 岁以下的女性。
● 纤维腺瘤和激素相关,如果完全不管,纤维腺瘤可能变大或变小。
● 纤维腺瘤并不显著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9、乳腺癌怎么确诊? / 50
● 诊断乳腺癌有三大类检查手段:观察和触诊、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其中病理学检查是金标准。
● 病理学检查需要肿瘤组织,一般通过手术或者穿刺来获取样品。
● 确诊后,要第一时间了解乳腺癌的分期、分型和分类,因为它与治疗方法、生存期等都密切相关。
10、乳腺癌怎么分类? / 56
● 乳腺癌的分型有两大类方法:病理分型和分子分型。
● 病理分型,是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特征,从而判断它的性质,包括是否侵犯周围组织、是否转移等。
● 分子分型,是根据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的特性来进行分组,可以分为激素受体阳性、HER2 阳性、三阴性三大类,它们的治疗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11、乳腺癌病理报告怎么读? / 61
● 乳腺癌病理报告通常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叫病理诊断,第二部分叫免疫组化。
● 免疫组化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前 3 个:ER、PR、HER2。
● Ki-67 标记活跃分裂的细胞,数字越大(指数越高),说明肿瘤细胞生长越活跃。
12、乳腺癌都有哪些疗法? / 68
● 乳腺癌的治疗选择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肿瘤类型、分期、患者年龄和整体健康状况、以往治疗方案和效果、患者个人意愿,等等。
● 治疗方式可以分为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局部治疗包括手术和放疗,系统治疗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 适当的用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和新辅助治疗,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效果,降低复发概率。
13、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如何治疗? / 74
● 细胞如果表达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其中一个,就称之为激素受体阳性(HR+)乳腺癌。
● HR+ 乳腺癌是患者数量最多的亚型,也是整体治疗效果最好的一类亚型。
● 除了手术、放疗和化疗,HR+ 乳腺癌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是内分泌疗法,也叫抗雌激素疗法。
14、CDK4/6 抑制剂是什么? / 79
● CDK4/6 抑制剂是最新的抗癌靶向药之一,能够抑制细胞周期和细胞生长。有 3 个此类药物已经在美国上市,中国上市的叫哌柏西利(palbociclib),商品名爱博新。
● CDK4/6 靶向药需要和内分泌药物联合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 无论是用于一线还是二线的组合治疗, CDK4/6 抑制剂都能进一步提高治疗响应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它已经被加入了 HR+ 乳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
15、HER2 阳性乳腺癌如何治疗? / 86
● HER2 阳性乳腺癌占了乳腺癌整体的 20% 左右,细胞大量表达 HER2 蛋白,同时生长也依赖于这个蛋白。
● 曲妥珠单抗是第一代 HER2 抗体药物,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上市的抗癌靶向药物。它能直接结合在癌细胞表面的 HER2 蛋白上,阻断癌细胞生长信号。
● 更多后续的针对 HER2 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大分子,小分子药物都被开发出来,给患者带来了更多选择和希望。
16、三阴性乳腺癌怎么治疗? / 96
● 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不表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或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它是目前乳腺癌中最棘手的一类,预后相对较差。
● PARP 抑制剂,包括奥拉帕尼、talazoparib 等的出现给携带 BRCA 突变的三阴性患者带来福音。
● 免疫疗法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还在探索和优化中,部分患者会从中受益。
17、乳腺癌中哪些免疫疗法靠谱? / 103
● 乳腺癌中展示过疗效的免疫疗法包括抗体靶向药物,PD-1/PD-L1 抑制剂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疗法等。
● 三阴乳腺癌中单独使用 PD-1/PD-L1 抑制剂效果不够理想,组合疗法是主流方向。
●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疗法在个别患者身上展示了惊人疗效,但它技术难度大,有效率不够高,目前还没有推广。
18、孕产妇患了乳腺癌怎么办? / 112
● 孕妇也可能被诊断乳腺癌。岁数一般偏大,集中在 32~38 岁之间。
● 孕期乳腺癌的治疗难度相对较大,很多治疗方式,包括放疗、化疗、靶向药物都对胎儿或孕妇可能造成伤害,不能正常使用。
● 乳腺癌的治疗可能对卵巢造成伤害。如果未来想生孩子,治疗中需要和主治医生探讨对卵巢的保护和卵子冻存技术。
19、乳腺癌的替代疗法有哪些? / 118
● 放弃主流疗法,单靠其他偏方的成功概率是极低的。早期乳腺癌和结直肠癌患者,如果只使用替代疗法,5 年内死亡概率增加了 5 倍。
● 偏方都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检验,没有被批准上市。只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本身无效,经不起检验;二,推崇者不懂科学,不知道怎么检验。
● “这个人靠谱”和他(她)推荐的“疗法靠谱”是两件事儿。如果一个好心人缺乏科学素养,极可能好心办坏事。
20、如何避免过度治疗? / 127
● 早期乳腺癌治疗存在过度治疗风险,患者和医生都需要平衡“过度治疗”和“治疗不足”。早期乳腺癌患者或许不需要化疗或者做乳房全切手术。
●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评估乳腺癌的“基因风险”,再结合传统的“临床风险”,有可能避免一些低风险患者进行不必要的化疗。
● 全乳切除不是唯一选择。保乳手术及其相关联合治疗,比如“保乳手术 + 放疗”是值得考虑的方法。
21、舒缓治疗 / 136
● 舒缓治疗,不是放弃治疗,而是建立在坦然面对死亡的基础上,让生命走得有尊严的一种医疗方式。
● 舒缓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能延长患者寿命。
● 中国缺乏死亡教育,加上医疗政策和国家法规上缺乏相应支持,舒缓治疗开展依然困难重重。
22、治疗后的随访 / 142
● 治疗后的随访是整体抗癌治疗的重要部分。做好随访,无论是对心理还是生理的健康都至关重要。
● 乳腺癌转移的最主要的 4 个器官是肺、肝、骨和脑、因此随访会着重进行相关的检测。
● 戒烟戒酒,健康饮食,控制体重,积极锻炼,能有效降低乳腺癌的复发概率。
23、乳腺癌患者的饮食指南 / 149
● 饿死癌细胞是不现实的,因为除了癌细胞,还有很多正常细胞也需要葡萄糖,包括对抗癌症最重要的免疫细胞。
● 中国缺乏临床营养支持,很多患者都营养不良,可以说最后是被“饿死”的。
● 14 条专业营养学的建议,帮助大家识别谣言,吃好喝好,早日康复。
24、心理康复 / 156
● 癌症幸存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很正常。通过专业辅导,能更好更快地度过难关。
● 抑郁焦虑,害怕复发,担心家人,形象危机,关系危机,幸存罪恶等都是乳腺癌幸存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 亲人,朋友,同事,各种团体伙伴都是“康复同行人”,不要孤独抗癌。
25、患癌之后 / 164
26、我和妈妈一起抗癌的这五年 / 170
27、24 岁,我在美抗癌的这一年 / 176
28、姐姐也确诊乳腺癌之后,我才发现真相 / 184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介绍乳腺癌的科普书市面上不少,但真正写得清楚,能让读者喜欢的不多,治中的《她说:菠萝解密乳腺癌》这本书比较系统全面的介绍了乳腺癌的起因、预防、筛查、前沿疗法以及饮食指南、心理康复等,这些知识专业、靠谱,这本书像他的其他书一样有料、有趣、有温度。相信这本书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广大读者的乳腺癌防治意识,也相信这本书能让患者及家属进一步理性面对乳腺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向大家推荐此书!
——徐兵河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
人总要和疾病共生、对抗,这是生命的一部分,也是一场永不终止的冒险,探寻疾病的秘密不仅仅是医生和专业人士要努力的,普通人也渴望了解它,这正是菠萝博士为我们提供的。
——柳青
抗癌是一场战斗,能扰乱我们阵脚的往往都是恐惧、焦虑和无助。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源自于“无知”:作为个体,对现有医疗知识的无知;作为人类,对未知科学边界的无知。《菠萝解密乳腺癌》深入浅出的讲述,给患者带来启发、信心和慰藉;也能给其他读者带来全方位无死角的乳腺癌科普。在当今这个科技迭代加速,抗癌手段和药物大爆炸的时代,面对癌症,我更加坚信“有知者无畏”。作为一名年轻的乳腺癌患者,菠萝的科普文章让我不再只是被动的医疗参与者,而是医疗决策者、自我命运的掌控者。
——大萌倩(结束治疗第二年的美国某高校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