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序二
绪论
一 选题旨趣
二 先行研究
三 研究资料与方法
四 研究思路与各章要旨
第一章 欧洲法学说的引介与对法律社会关系的早期认识
第一节 留日法科生与近代法学在中国的初兴
一 西方法学在中国的萌芽
二 清末民初的法科留学
三 留日法科生与法学译著和法学期刊
第二节 社会法学胚芽的发生:论“法”与“群”的关系
一 梁启超始论“法”与“群”的关系
二 学界再论“法”与“群”的关系
第三节 对法律与社会关系的早期认识
一 欧洲法学说的零星引介与初识法律和社会的关系
二 清末民初对法律与其他社会因素关系的一般认识
第四节 探索法学新思潮及其在法律上的影响
一 探索法学发展的新趋势
二 新思潮下劳动法的兴起与民法、刑法的变化
第五节 认识自由法学以及柯勒、施塔姆勒、狄骥的学说
一 认识自由法学说
二 初识柯勒、施塔姆勒、狄骥学说
第二章 社会法学基本框架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第一节 中国现代法学学术中心的形成与法学研究风气的变化
一 北大改革以前的中国法学界
二 北大法科改革
三 现代法学学术中心的形成及全国法学研究风气的变化
第二节 社会主义思潮对法律学说的影响
一 对社会主义与法律之关系的初步认识“法的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
第三节 社会法学概念的提出与基本框架的建立
一 社会法学概念的出现:“社会目的法说”与“社会法学
二 社会法学框架的初步建立
第四节 社会连带法学的引介及其影响
一 周鲠生对狄骥社会连带法学说的引介和运用
二 社会连带法学说与王世杰的国家主权和个人权利观念
三 方孝岳的译介:狄骥的社会职务和社会团结观念及其在民法上的影响
四 许藻镕、陈霆锐:社会连带学说与自由、契约、财产和责任观念的变化
五 陈俊三、陈应机:社会连带主义在法律上的影响及其优越性
第五节 美国社会法学说和施塔姆勒学说的引介及其他
……
第三章 社会法学的扩散与发展
第四章 社会法学对法律教育及立法的影响
结语
征引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