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看到成功者的风光无限,忘记他们在背后付出的心血心酸。同样的,人们总是迅速忘记失败和挫折的历史,不断重蹈覆辙。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位在90年代初期创业的独立女性的奋斗史。尽管听到张兰的名字,人们总是将之和“俏江南”的创始人、汪小菲的母亲、大S的婆婆等称谓联系。这本书是诚挚的自我剖白,从中你能明白“俏江南”何以成功,也能彻底了解“俏江南”后来何以江山易主,创始人何以深陷纠纷。
那些准备创业和考虑融资、上市的企业管理者都应该读一读,可能你觉得你已经深谙资本运作中的一切关隘机窍,但本书仍能让你看到更多细节。
她是一位让人尊敬的民营企业家,她的分享是那样真诚,你会落泪,不是因同情她的遭遇,而是因受到触动。80年代,她辞去稳定的机关工作,只身一人赴加拿大打黑工,她和那里的底层劳力做着一样的工作,同时,她还获得了加拿大华人选美大赛的奖项。她一面流下艰辛的汗水,一面穿着兰花盛开的旗袍,骄傲地站在外国人面前——后来的几十年,她都是这样的。
她的“原始积累”没有剥削,但当她带着如自己孩子般的企业走向巅*时,又不得不面临与资本的博弈。
她说,当女人难,当女企业家更难!她作为女性一路走向成功的过程,的确让人钦佩。
她还在书中写道:“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这是全书的点睛之语,也是她60余年人生精华的总结。或许,在时代的大潮中,我们因努力+运气就获得了成功,然而当挫折降临,我们是否还能放下,才是真正考验我们的智慧的难题。
猫有九条命,可以遭遇九次重大挫折;人生只有一次,张兰要活得轰轰烈烈,无怨无悔。
张兰生于1958年,是S Hotel董事长汪小菲的母亲,台湾著名女艺人大S的婆婆。
生于“三年困难时期”,历经“文革”动荡,她独自下海打拼,积攒人生*一桶金后回国,从一家小饭馆做起,成为了身家过亿,人人称羡的“餐饮界女王”,却在事业刚刚有起色时痛失至亲。经历“非典”,熬过09年金融危机,走上巅*的“俏江南”又遭遇了外国私募机构CVC的机关算尽。年逾60岁的她,深陷与外国资本的经济纠纷。
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位母亲、作为一位曾经站在巅*的女企业家,她将自己的过往集结成书出版,希望能分享她的所思所感。
本书是张兰首部个人随笔集,不仅分享了她历经坎坷,终于走上人生*峰的前半生过往,还详细阐述了自己与外国资本从接触到深陷纠纷的始末。她的故事,值得每一位创业者、企业家参考——改革开放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后,是怎样蠹居棊处、铺设战局,紧盯中国民营企业的咽喉要害?我们又该如何准备,如何防范,如何战斗——字字句句皆真诚肺腑,引人警醒。
面对人生巨大的跌宕,张兰从未轻易放弃希望,她与外国资本博弈数年,并将自己的情感、经验融于本书,向社会发声。
临行前,我带小菲去当时的出国人员服务部——就是今天的友谊商店,想买一点东西。我骑一辆大自行车,他骑一辆小自行车,一路上都在跟我说话。他知道妈妈要走,心里舍不得,又不敢流露出来。记得那家商店里卖一件黑色水貂大衣,人民币40000元,简直像天文数字,0多得数不过来。小菲默默地看了一会儿,对我说:“妈,等长大挣了钱,我买给你穿!”
我心里一阵暖流涌起,搂着他。
多懂事多仁义的孩子!我想,为了儿子,多少苦我也咽得下去!
——第五章《在加拿大打黑工》
我琢磨了两天,决定把这间门脸租下来。我给粮管所打电话,跟一位王主任约好时间面谈。他问我:“你租房做什么呢?”我想也没想,张嘴就来:“开餐馆!”
要知道,粮店搬走以后,只留下一间空荡荡的屋子,96平方米。既没有上下水,也没有燃气设备和通风管道。
王主任说:“开餐馆,至少得有地方炒菜吧?”
我信心十足地告诉他:“我自己会搪炉子!”
——第七章《阿兰酒家》
那天夜里两点,我床头的电话突然刺耳地响了,惊得我一下子坐起来。
电话里一个人告诉我:“赶紧到朝阳医院来,你弟弟不行了!”
这个消息,有如晴天霹雳,顿时让我魂飞魄散。弟弟出什么事了?
我脑中一片空白,疯了似的冲过马路,赶到朝阳医院。
可是当我赶到那里,我最爱的弟弟,我视若生命的弟弟,已经睡在了冰冷的太平间……法医说,他到最后也不肯闭上双眼。
他在漆黑的楼道里,被歹徒捅了十六刀!
——第八章《弟弟》
回想起来,真的像奇迹一样。从3月到5月,疫情从高潮到尾声,留在“俏江南”的员工没有一个人生病,就连普通的感冒发烧也没有,个个精神抖擞。而我深切地感到,一种“俏江南”独有的企业文化、品牌影响,以及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在疫情弥漫的特殊时期,一下子建立起来,牢不可破。
疫情结束后,“俏江南”仿佛一夜之间就恢复了往日的红火,每天都有客人在门口排队等位。三四个月后,就把亏损的业绩全追了回来,再往后,扭亏为盈。
——第十章《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引子
第一章 继父培养的神童
第二章 被“下放”的少女
第三章 红烧肉换来一纸北京调令
第四章 十八年后的重逢
第五章 在加拿大打黑工
第六章 两万美元
第七章 阿兰酒家
第八章 弟弟
第九章 第一家“俏江南”
第十章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第十一章 我开“兰会所”,就为给中国提气
第十二章 成为奥运会特供商
第十三章 最后一个除夕
第十四章 奇遇巴厘岛
第十五章 用人用其心
第十六章 我和小菲
第十七章 有多少水和多少泥
第十八章 资本游戏:亲历门口的“野蛮人”
第十九章 创始人与投资者的博弈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